【摘 要】
: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导致的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AMI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作为一种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心脏前负荷,为进一步的经皮冠状动脉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导致的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AMI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作为一种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心脏前负荷,为进一步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创造手术时机,然而其中具体的机制以及对心功能的远期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并缺少对应的小动物模型对其分子机制做出深入研究。本研究在结扎大鼠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建立AMI模型的基础上,从右侧颈静脉引流后经右侧股动脉灌注成功建立了VA-ECMO辅助治疗AMI的大鼠模型,并通过监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动脉血气分析,血清心肌酶的水平,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染色来评价该模型。为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机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炎症细胞侵润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蛋白印记(Western Blot,WB)实验确定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最后通过Masson染色,纤维化相关蛋白定量以及心脏彩超评估ECMO对心梗大鼠心肌纤维的影响以及长期心功能的变化情况。主要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在结扎LAD 30分钟后大鼠血压明显下降(P<0.01),而ECMO可以维持MAP的稳定在75-90mm Hg,明显高于AMI组(P<0.01),并在撤机后血压恢复至基线水平;2.在AMI造模后血清心肌酶均明显升高(P<0.001),但ECMO辅助后心肌酶明显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肌损伤,进一步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染色发现ECMO组的心梗面积也明显降低(P<0.05),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发现心肌病理损伤减轻;3.为初步探索其潜在机制,使用MPO与CD68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ECMO组的中性粒细胞(P<0.001)以及巨噬细胞的侵润明显减轻(P<0.01),ELISA提示ECMO组的血清炎症因子IL-6(P<0.05),IL-1β(P<0.01),TNF-α(P<0.05)明显减低,WB发现ECMO组的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Cle-Casepase3,Bax)表达显著降低并且抗凋亡蛋白Bcl-2在VA-ECMO组明显升高(P<0.05);4.最后为探究ECMO辅助后对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在存活28天后,通过对心肌组织的Masson染色和纤维化相关蛋白(Collagen-I,α-SMA)表达发现ECMO辅助后可以降低心肌纤维化程度(P<0.05),心脏彩超发现ECMO辅助后可以延缓心功能的恶化,EF,FS均明显高于AMI组(P<0.001,P<0.05),EDV,ESV明显降低(P<0.05,P<0.01),并且反映心衰的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降低(P<0.001)。本研究在成功建立VA-ECMO辅助治疗心梗大鼠的模型后发现,ECMO可以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梗面积,进一步潜在机制的探索发现,ECMO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凋亡和增加抗凋亡作用减轻心肌损伤,并且ECMO辅助后在长期存活的过程中可以延缓心功能的恶化,减少心肌纤维化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iR-199a-3p是否参与流体剪切力(Fluid shear stress,FSS)调控成骨细胞增殖的过程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对成骨细胞MC3T3-E1加载不同时间的FSS,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寻找FSS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在最佳FSS条件下,检测FSS对miR-199a-3p表达的影响。为了探究miR-199a-3p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作用,将
图像融合技术可将各种模式医学图像的互补信息整合到同一幅图像中,整合所得图像信息全面、内容丰富,可以更准确、详细地描述病灶部位,提高医生诊疗的精确度。本文主要研究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为提高CT与MRI图像的融合精度,更多地保留源图像的解剖信息,提出一种基于NSST与自适应脉冲
高光谱遥感影像由于具有图谱合一和海量信息的特点,在国土资源和军事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分类是其应用的关键任务。在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中,由于数据标注不仅需要逐像素进行,而且还要实地考察才能确定各像素的类别,导致大量标注样本难以获取。因此在有限标记样本条件下,进行高精度分类是高光谱遥感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深度学习的方法也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光谱影像分类中,其中基
目的:目前,铜绿假单胞菌制剂(Pseudomonas aeruginosa-mannose sensitive hemagglutinin,PA-MSHA)在胃癌术中使用方式有腹腔喷洒和肠系膜组织注射两种,本课题通过检测PA-MSHA肠系膜组织注射组与NS对照组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相关指标,探究胃癌术中肠系膜组织注射PA-MSHA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并对胃癌术中PA-MSHA不同用
医学图像作为重要的图像资源,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医学成像设备作为医学图像的主要获取途径,它所提供的影像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一种模式通常不能为整个医学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从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将多张特征图融合在一起,以满足对各种图像蕴含信息的综合评估,并期待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因此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应用而生,它旨在综合各种医
目的:通过构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isorders of gastro intestinal motility diseases,DGIMD)大鼠模型,观察厚朴三物汤对DGIMD大鼠的胃肠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以及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 receptor1,NK-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胃肠道运动作用的相关机制,以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纤维蛋白原(FIB)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探讨该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82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0例(49.5%),女92例(50.5%)。平均年龄65.1±
目的:对胃癌中的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related genes,AR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由ARGs组成的预测胃癌患者预后风险的模型。方法:胃癌患者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病理资料来源于GSE66229,Gene Cards数据库下载获得6866个ARGs。获取并筛选差异表达的ARGs进行GO和KEGG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ox和LASSO回归建立ARGs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依据
在当代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规模以指数级增加,其也在人们的生活中表现的不可或缺,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生活。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对数据中重要的信息精准快速的提取、识别、分析与分类,高效地挖掘出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也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学者们以机器学习作为一种手段,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诸多成熟的模型,这些模型都是针对均衡数据样本设计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数据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数据的结构呈现
无线通信技术和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的建设,车联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作为智能交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车联网通信环境的特殊性包括车辆的高速移动、车辆协同困难以及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变化等特性,对于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Qu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