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及病理性老化三种认知老化进程的差异特点及其部分相关因素。对象与方法:1、研究样本来源于上海市普陀区石泉和甘泉街道社区65岁以上老人。基线共完成421名,其中成功老龄(successful aging,SA)组230名,常态老龄(usual aging,UA)组137名,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54名。各组标准根据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Chinese version 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按教育程度分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值划分,各组老人均排除重大躯体疾病。共完成随访156例,其中SA组73例,UA组57例,MCI组26例。2、对全部对象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进行神经心理及心理状况评定。研究工具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europsychological Test Battery for Elderly,NTBE)和“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健康问卷S.A.2002”等。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测定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3、根据数据分布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等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详尽分析,应用SPSS11.5和SAS6.12等完成有关统计过程。结果:1、基线:(1)控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后,成功老龄组在NTBE各分测验在大多数项目上均显著优于MCI组,并在数个项目上显著优于常态老龄组常态老龄;三组间学习效应指数无显著性差异。(2)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组与不携带ε4组相比,携带ACE D等位基因组较之不携带D组,均有多个神经心理测验存在显著性差异。2、随访:(1)MCI组部分测验完成率差异显著低于SA和UA组;(2)随访神经心理测验差异有显著性的项目有所减少(18 vs 32);但成功老龄在延迟回忆及长时记忆的提取上显著优于常态老龄。3、随访前后变化:(1)成功老龄在即刻记忆、延迟回忆、长时记忆提取方面的认知老化趋缓,而知觉运动速度、执行功能下降较明显;常态老龄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方面下降显著;MCI成绩下降项目较少。按年龄分组后,大多数神经心理测验在71~75岁组下降最显著。(2)躯体活动能力、心理状况和自我效能均与部分神经心理测验,尤其是执行功能领域,显著相关。(3)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组及携带ACE D等位基因组,均在执行功能项目较差。结论:(1)成功老龄的高认知水平与大脑的整合功能和有效代偿相关,建立有效的代偿策略是今后成功老龄化干预的重要手段。(2)认知老化过程中执行功能是认知功能的易感领域,且可能是生物、心理等相关因素发挥影响作用的中介因子。(3)71~75岁是认知老化的敏感时期。(4)常态老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人的认知功能仍具一定的可塑性,成功老龄化干预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