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认同奥尔夫的音乐-语言-动作三者结合统一的观点,认为音乐教育首先不应该也不能够诉诸于理性和逻辑思维,而应该通过感性和形象思维去进行。音乐教学不简单只是唱歌和演奏,也适合让学生通过动作或者是舞蹈乃至戏剧性的表演,综合的音乐体验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兴趣,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能力。1、语言教学:通过语言,可以塑造朗诵的节奏感与音乐性,刺激声音与动作的知觉连锁反应——动作的拟声化以及声音的动作化,纯粹的语言教学自身已经包含音乐与动作的训练实质,而通过音乐教学,三者又联合起来成为新的教学内容。2、音乐教学:音乐教学是歌唱与演奏器乐的音乐实践,这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3、动作教学:音乐唤起动作,动作唤起音乐,手舞足蹈,载歌载舞,都是音乐与动作相辅相成的具象。以上三项的结合统一,让音乐趣味教学有了足够的教学出发点,并保持着足够的活力,让音乐教学,成了运动、游戏与歌唱的有机体,对于学生们来说,这多么有趣。简言之,音乐趣味教学,是建立在诸多先进教学思想下而产生的教学实践,汲取了诸多优秀教学方法的优点,并结合自身理论的优势,挖掘音乐教学的深度和拓宽其广度,侧重审美能力的提高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从音乐环境打造,到音乐教学内容选取,音乐教学实践的设置等等一切已经说明了音乐趣味教学的系统性。本文就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教学理念,对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概念、意义进行了阐述,对趣味教学的综合性、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激励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传统教学方法和趣味教学方法进行了比对,对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如何运用进行了详细实例分析,提出四种趣味教学理念:1、谜语导入教学,在游戏中学习歌曲,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2、发掘表现力,建立自信心,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3、强化审美过程,运用节奏训练,卡农训练等手段,使音乐课教学成为一种欣赏与享受;4、采用优秀民族作品,熏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解决了现阶段小学音乐课程本身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一个是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另一个是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小学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