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硬化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由于其起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预测ACLF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纳入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与白蛋白比值(prothrombin time–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to albumin ratio,PTAR)、Chlid-pugh、终末期肝病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MELD)等,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分别探讨其对乙肝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展为ACLF的预测价值,指导临床筛选出进展为ACLF的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延缓甚至避免ACLF的发生。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将乙肝肝硬化148例,酒精性肝硬化113例,共261例纳入研究,其中后期进展为ACLF的共24例,乙肝13例,酒精11例。将乙肝组中进展为ACLF的肝硬化患者定义为A1组,否则为A2组,酒精组同理分为B1组和B2组。收集入院首日未经治疗的化验检查,如血小板、白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及是否发生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依据上述指标分别计算PTAR、Chlid-pugh、MELD等评分。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分析各评分对ACLF发生预测价值。结果:1.一般资料:乙肝肝硬化中A1组与A2组之间白蛋白、Na~+、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PT、APTT、INR、是否发生腹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评分系统:Child-pugh、MELD、MELD-Na、ALBI、PTAR评分A1组高于A2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酒精性肝硬化中则白蛋白、Na~+、胆红素、AST、血肌酐、PT、APTT、INR、是否发生肝性脑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评分系统:Child-pugh、MELD、MELD-Na、ALBI、PTAR评分B1组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乙肝组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示Child-pugh、MELD、PTAR、腹水为ACLF发生的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仅Child-pugh、PTAR评分是ACLF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酒精组单因素回归分析示Child-pugh、MELD、PTAR、肝性脑病为ACLF进展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仅PTAR及MELD评分为ACLF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3.ROC曲线:乙肝组将Child-pugh评分、PTAR评分及两者联合评分(PTAR-CP)制作ROC曲线,得出PTAR-CP的AUC为0.805,大于PTAR(0.755)及Child-pugh(0.691),联合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3.93。酒精组中联合模型(PTAR-MELD)AUC为0.773,大于PTAR(0.744)、MELD(0.715)评分,联合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2.15。结论:1.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PTAR-CP评分预测ACLF发生较两者单独预测更准确。当联合模型评分>-3.93分时,对ACLF的发生有较强提示作用。2.对于酒精性肝硬化,PTAR-MELD评分预测ACLF发生较两者单独预测更准确。当联合模型评分>-2.15分时,对进展为ACLF有较强提示作用。3.ABIC、ALBI预测ACLF的发生价值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