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风格一直是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6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教学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语言(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研究重心也从教学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向学生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学习者本身特点上转移,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话题。“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而是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所教对象以及所教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的学习特点就包括学习的风格。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此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角度也就是场依存/场独立认知风格的角度来探讨相关问题。束定芳,庄智象(2008)曾指出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对学习风格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在课堂环境下场独立型学习者比场依存型的更具有优势,但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缺少实验的证据。情况可能是:不同学习目的和任务、不同学习环境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基于此,作者提出假设即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完成相同任务的表现不同。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则假设成立。如果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则说明场独立型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占优势,且与学习任务无关。由于不同研究者对于任务类型的分类有着不同的标准,故任务类型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Prabhu(1987)最早提出任务教学的理念,他把任务分为信息差任务、观点差任务、推理差任务。Nunan(1989)从真实性的角度将任务分为教学型任务和现实世界任务两种。Peter Skehan(1998)从目标的角度将任务分为结构导向型任务和沟通驱动型任务。Ellis(2003)则将任务分为聚焦任务和非聚焦任务。在该研究中,作者选取了西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108名,其中男生65名,女生43名。首先采用镶嵌图形测试工具测量出被试的认知风格类型(该测试总分为24分,得分小于等于12分被认为是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得分高于12分被认为是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再从这108名被试中随机分别选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的学生各30名。作者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向这60名学生授课,课堂上三位评委老师分别对每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打分采用10分制,最终的分数取三个分数的平均数。最后将所得数据用SPSS17.0进行分析。本研究的发现如下:1、西华大学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大二学生偏向于场独立型和混合型。2、在prediction这种任务中,场独立型的学生比场依存型的学生表现更好。3、在concept mapping这种任务中,场依存型的学生比场独立型的学生表现更好。4、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完成co-operating、role playing两种任务中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异。此研究旨在探索认知风格与任务类型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存在相关性,则能够启示教师根据学生认知风格来设计学习任务,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者,则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学习风格的长处和局限,根据学习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并培养和丰富自己的学习风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如果不存在相关性,则说明假设不成立,任何认知风格的学习者都可以完成好各种学习任务,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认知风格的优势,促进外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