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每年都会有为数众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成为继住房、医疗和教育这新三座大山之外的又一沉重负担,特别是始于2008年底的金融风暴所引发的就业寒潮,对于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于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明确指出要用三年的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而见习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远,发展程度也并不完善,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协调的见习制度不仅有助于缓和就业矛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人身份的转变,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养,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来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从四个部分来探讨大学生的见习协调机制。第一部分:笔者首先对国内大学生见习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三年百万”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的现实背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其次,笔者详细介绍了海外地区大学生见习制度的出色做法,比如香港的“展翅·青见计划”、德国的“双元制”职业见习制度以及日本的“体验式”见习制度,并尝试着从这些成功范例中找寻适合我国大学生见习制度发展的要素。第二部分:笔者结合现实案例,探讨了大学生见习制度的价值效应,例如通过见习活动,大学生可以全面认知职业道德、学会如何甄选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培养包括人际处理以及工作技能等在内的职业技能,完善个人的价值观并通过提升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见习制度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制度,从创设至今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对当前大学生见习活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方面指出了大学生见习制度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多方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生见习活动不足之处的剖析得出导致大学生见习活动低效的原因在于不协调因素的存在,包括见习配套建设、地区利益诉求、见习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之间等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第四部分:笔者结合大学生见习制度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见习协调制度的理念来探讨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等在推动大学生见习协调机制完善发展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