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与重建,目前已形成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了全国94.6%的人口。虽然政府针对不同人群建立起来的医疗保障体系对城乡居民的健康及就医负担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其公平性和风险分担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基于此,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以其在保障水平和财务共济能力上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可以看做是对目前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制度改革。一项社会政策的改进与变迁必然涉及福利效果与机会成本的评估,以证明这项社会政策的有效性,或如何改进更为有效。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与其它提高保障水平的制度改进相比,其主要差别在于其扩大化的财务共济范围。基于此,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医保制度的效用更多的体现于其分配效应上:一方面,缩小城乡保障水平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价格补贴力度,干预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决策,改善其有病不医和医疗需求不足的状况,实现医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公平分配;另一方面,改善医保基金仅在农村内部调剂和分配的局限,将互助共济范围由城市和农村不同险种的内部扩大到城乡之间,实现城乡之间的风险分担和收入分配,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因而,本文对统筹城乡医保制度的分配效应研究也从医疗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两方面入手。本研究在对江苏省宜兴、太仓、兴化三地692家住户和2173个城乡居民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考察了以上两方面效应,包括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对医疗资源在不同收入阶层间、城乡间的分配效应,以及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间、城乡间的收入分配效应。并在分析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在基金调剂、参保选择和筹资补偿上模式的不同,分析不同模式带来的分配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医疗资源利用分配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基本保障了医疗资源分配给有需要的高风险人群,改善了患病人群的就医水平,在模型中表现为健康与医疗资源利用的负相关。但城乡间、不同收入阶层间医疗资源利用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控制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后,存在高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占有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医疗资源的现象。对不同模式的分配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在享有医疗资源的概率上,还是享有医疗资源总量上,统筹层次高的模式比统筹层次低的模式更有利于医疗资源在城乡间、不同收入阶层间的合理分配;可以自由选择参保层次的模式更有利于理性参保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缴费补偿标准,促进消费者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因而更有利于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2)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统筹医保制度保障了不同疾病风险人群间的收入分配和风险分担,并且农村居民更多的从医保基金补偿中受益。相关的政策含义是:统筹城乡医保制度中,合并基金并不会带来我们所担心的“农帮城”现象。未统筹基金地区可以尝试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以提高其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关统筹模式,在控制了筹资水平的影响下,弱势补贴模式和参保自选模式都能够使参保群众获得更多的、比例更高的医保补贴。同时,这两种模式在缩小不同收入阶层、城乡人群的医保补偿差异上更具优越性,更利于城乡间、不同收入阶层间的合理收入分配。相关的政策含义是,在无法提高筹资水平的前提下,统筹地区可以借鉴“自由选择参保”的模式,使经济状况较好或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也能选择参加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障制度,将更有利于分配。(3)实证回归结果还表明:医疗资源利用缺乏价格弹性,并且补偿比例与医疗资源利用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说明,在目前医疗保障水平已经比较高的情况下,再提高报销比例意义不大。并且,医疗保障水平往往存在“可上不可下”福利刚性,因而下一阶段制度改进的重点不应再过多关注于医保水平的提高,而应追求更为公平的福利分配结果。综合统筹模式的实证结果,调查地区在体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扩大基金的调剂范围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设立多个保障层次供参保人自由选择,能够更好地促进医疗资源利用的分配公平,缩小城乡、不同收入阶层间的差距,进而促进健康公平。(4)对三地统筹模式及其分配效果的分析,本文认为:由于地区异质性的存在,无法直观的判断哪个地区的模式更好。但在财力水平允许的前提上,太仓的“自由选择+弱者倾斜”的制度无疑是最有利于分配的。如兴化等经济水平稍差、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以先采用多层次自由选择的统筹模式,首先保证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医疗保障,然后再考虑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收入水平差异及基金支付能力等方面因素,制定多层次的保障方案的同时做好各项制度的衔接,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统筹层次,进而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保障水平目前对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多是有关其实施效果的定性分析或典型地区的经验介绍,未有从需方福利和分配效应的视角下进行实证分析和论断。本研究以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医疗资源分配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两个维度入手,研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在不同人群间的福利分配结果,由此得出的政策改进结论比宏观层面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全面,也为下一步其他地区的统筹推进提供借鉴。另外,以往有关医疗保障制度效果的分析,更多地是从对参保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负担减轻、健康效果的改善等方面入手。作为一种特殊的补偿政策,购买医疗保障对单个个体来说未必能获得正向的福利效果:消费者在参加医疗保障制度时付出了成本,但只有在投保期内受到疾病风险冲击时才能获得补偿,仅考虑医疗保障制度对患病者的福利效果可能会低估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用。本文则构建了一个从分配效应的角度来测度医疗保障制度的福利效果的分析框架,也可为今后的其他社会政策的效果评价提供一个分析思路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