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急性心脏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加之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主要临床综合征。研究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对于指导临床干预,提高中医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更进一步认识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例资料来源于2009年2月-2015年1月在东直门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68例,年龄在35—94岁之间,平均年龄72.39岁。138例患者均通过病例采集表采集相关病例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中医四诊信息及理化检查等,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2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使用频数统计、双变量相关分析及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年龄从35岁到94岁,以61-80岁患病率最高。从性别来看,60岁以下,男性患病率高,61-80岁,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80岁以上,则女性患病率高。2、138例患者中,患有高血压病者99人,冠心病者97人,患糖尿病者54人,占居前三,其他如高脂血症、心肌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疾病也可导致或加重慢性心衰。3、中医证候分析得出,血瘀证、气虚证和痰湿证分别为93例、78例和71例,这三种证候例数最多,符合慢性心衰患者气虚血瘀、痰饮水湿内停的病机特点。在证候组合方面,单一证型只有3例,其余135例均为相兼证候,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五脏相关,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复杂证候特征相符合,在相兼证候中,三证相兼最多,为73例,占52.9%。4、在房颤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中,房颤组39例,血瘀率64.1%,非房颤组99例,血瘀率68.7%,应用x2检验,结果显示x2=0.268,P=0.68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认为房颤与血瘀证具有相关性。5、本研究表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患者,血瘀证比例均为最大,分别占71.4%和63.2%。而且占第二位、第三位的证型也相同,同为气虚证和痰湿证。6、在将年龄进行分段后再分析其中医证候得出,41-60岁者痰湿证最多,而血瘀证则是其他三个年龄段患者最常出现的证候类型,湿热证和水饮证所占比例相对较少。7、尽管慢性心衰患者的基础疾病及合并的慢性疾病不同,但血瘀证所占比例均为最大,气虚证所占比例居第二位,而痰湿证除了在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中所占比例小于50%以外,在其他各个基础疾病中所占比例都超过50%,但均占居第三位。在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中,阳虚证所占比例略大于阴虚证,水饮证所占比例略大于湿热证,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者均不同,但差异太小,无实际临床意义,并且从总体上看,经x2检验得出,这四种基础疾病的慢性心衰患者在不同证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患病年龄跨度大,但以老年人为主,且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患病率逐渐升高。2、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三大主要基础病。3、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复杂,以气虚血瘀、痰湿内停为核心病机。血瘀证、气虚证和痰湿证是其三大主要证候。证候组合特点表现为多证相兼,且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性。4、在中年人中痰湿证最常见,湿热证和水饮证在慢性心力衰竭中较少见。5、房颤与血瘀证没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