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少年法院或少年法庭)依法对以未成年人作为犯罪主体的刑事审判制度。它是国家司法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院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是诉讼程序的核心阶段。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法院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依然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决定了应尽快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这既关系到我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根本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今后的走向和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完善的方向。因此,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实践,对新形势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粗略的探讨,并借鉴国外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经验,就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展开相关的探索,旨在构建一套既体现审判机关属性、又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具有教育防治功能的规范、高效、完备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通过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社会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司法实践、不断推进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进程等客观基础和理论依据,是构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设计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时必须确立秩序、公正和效率三个诉讼价值相协调的理念,必须要服从于刑事诉讼法关于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诉讼目的、要求,必须要注重保护少年利益和保护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第二部分,通过对中外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指导理念、少年法及独立的司法组织机构问题、少年法庭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方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处置的方式等进行比较,指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有益做法,以及我国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方面的不足,以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第三部分,从司法实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论述了构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可行性及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在内外环境上确保这一制度的有效确立和规范运作,指出科学系统的理论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发展完善的基础,不断完善的法律是其发展的依据,独立建制的办案机构和完备的专业化队伍是其发展的组织保证,相互配套的司法体系的形成是其发展的外部环境。第四部分,在总结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及这一框架下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的特殊审理内容和方式、对未成年人的个体矫治和犯罪预防。第五部分,笔者就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了构想。我国目前尚无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处置法,且现行法律对如何从实体和程序上切实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缺乏相应的具体规定,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机构、考察机构的设置尚不完备。据此,笔者在对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进行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向作初步的设想。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产生是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改革、完善的需要,也是社会法制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顺应了国际少年司法制度发展的趋势。它的发展是一项涉及到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如何发展的全局性工作的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在司法系统内形成各司法机构相互配套的工作机制,而且需要理顺司法机构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组织之间的关系,逐步构建起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