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干涉数字全息关键问题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alone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涉是光场的波动特征之一,源自干涉原理的一系列光学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全息技术是干涉应用的典型代表。普通摄影技术利用光学透镜的物像变换作用,只记录下物光场的强度(振幅)信息,由于相位信息的丢失,因而其失去了对物体进行三维成像的能力。全息技术是基于光波干涉,将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干涉条纹图(全息图)形式记录下来,进而通过光学或数字过程重建出物光场的波前、再现出物体的三维图像。全息原理的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与这两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一是,全息图记录离不开光场的相干性,这也正是在具有良好相干性的激光诞生后,全息技术才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但是通常的全息记录要求相干光源,也限制了全息技术的实用和普及,如何降低全息图记录对光源的相干性要求是全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二是,作为光场的基本属性之一,光场的相干性决定光场的行为,所记录的全息图也蕴含光场的相干性信息。因此,发展新的全息原理和技术并且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光场相干性是当前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构成了本论文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进步,光学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随之诞生的数字全息技术已成为最有前途的成像技术之一。数字全息术不仅能定量地描述复杂的三维光场,而且能够实现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全息图的快速数字再现,在材料检测、微粒追踪、生物显微和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近10年来基于波前调制新技术发展起来的、采用非相干光照明的数字全息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其中的自干涉数字全息术(self-interference digital holography,SIDH)尤其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由于SIDH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使得一些有关SIDH的研究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而且有些基本问题仍有待澄清。例如,菲涅耳非相干关联全息(Fresnel incoherent correlation holography,FINCH)作为一种新型自干涉数字全息系统,如何设计光路实现其最佳的横向分辨率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光场的性能和要求也日趋多样化,对光场的调控也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调控光场空间关联结构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光场相干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为光场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自由度,各种特殊空间关联结构光场的模型也相继被提出。如何有效地测量出光场空间关联函数的二维结构,仍然是光场相干性测量和表征的挑战性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如下:1.基于波动光学衍射理论,根据FINCH全息图的特点,即具有波带片结构特征,结合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化效应,提出全息图的有效孔径模型。研究表明,记录距离Zh=fd时,FINCH系统能够分辨的像斑尺寸最小,因此,Zh=fd是FINCH实现最佳分辨率的记录条件,且分辨率随成像距离|Zh-fd|的增大而降低。2.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经验模分解理论,对常规相移算法进行改进,新算法能够有效抑制SIDH偏置噪声对再现光场的影响,显著提升了再现像的分辨率。本文所提相移算法是以原始的多幅相移全息图按照修正的相移公式进行叠加计算,这样在抑制全息背景噪声的同时,也能有效保存了原始信号的信息。3.基于部分相干光理论,利用高斯谢尔模型(Gaussian Schell-model,GSM),我们研究了光场空间相干性对SIDH系统再现像的影响,分析了自相干像和互相干像的分布规律,并首次准确推导出互相干像的空间坐标表达式。研究发现,除了光源空间相干性外,光路的结构设计也会促使互相干像的形成,且互相干像的主要物理参量,如数量、位置和强度,与全息记录距离有显著的相互依赖关系。4.基于散斑的光学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准确、快捷地测量部分相干光场空间关联函数二维结构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思想是将散斑图的傅里叶变换与强度关联算法相结合,采用空间平均取代系综平均,从强度四阶相关函数中得到振幅二阶相关函数,从而实现光场空间关联函数二维结构的可视化。
其他文献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的射频天线是产生射频磁场并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核心部件。探头天线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随钻核磁测井仪的探测特性,设计高信噪比、低功耗的探头天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高品质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需要具备的特点包括:高发射效率,小功耗与高信噪比。然而,这些关键参数的优化过程往往相互制约,传统的天线设计思路采用人工调节线圈的结构来实现参数优化,难以获得最优结果。本文首先筛选确定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
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分子脱水聚合而成的无分支链状高分子,是生命体系中执行各种功能的分子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催化、免疫、运输、能量转化和各种生命活动的调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它是细胞中的分子机器、建筑材料和攻防武器等。蛋白质通常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构成的,多肽则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和多肽的折叠过程中涉及到静电力、范德瓦尔斯力、疏水相互作用、氢键等多种相互作用,其内部氨基酸之间
在日常测井中,声波测井仪发射声系工作电压高,容易出现故障,所以对发射声系的快速检测是声波仪器检修的重点。并且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开发一款无线互连的检测系统尤为重要。本文研制了基于WIFI互连的多节点分布式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锂电池的发射声系供电及电源检测节点、声波同步采集节点。各节点做为Client通过WIFI与Server主机互连,使得模块之间电气隔离,形成基于无线互连的分布式发射声
吡唑和异噁唑属于1,2-唑类杂环化合物,是很多药物分子、农药分子和有机功能材料的重要结构,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对其生产应用至关重要。目前此类杂环分子主要通过1,3-二羰基化合物和肼或羟胺反应、偶极环加成反应以及通过肟和腙环合等进行合成。随着环境因素在精细化工品生产中占比越来越重,开发清洁、快速、高效的有机合成手段是目前有机化学研究的一个迫切方向。本文研究了由含有α活泼氢的芳香酮类化合物合成烯胺酮、由烯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IPF病因不明,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是一种典型的衰老相关性疾病,病变局限在肺脏,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并伴有肺实质的间质性浸润及限制性肺通气障碍。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的病理学特性为特征,即过多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肺组
造岩元素中子伽马仪器的探测器尺寸较小,导致测量的伽马能谱精度较低,基于常规解谱方法,元素干重计算误差较大。本文提出一种优化的分谱加权最小二乘解谱法。该方法将全谱加权最小二乘法与分谱加权最小二乘法结合起来,利用全谱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地层元素进行筛选,根据地层元素组合,采用特定道址的分谱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解谱,其解谱效果明显好于常规解谱方法。此外,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元素测井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混
A2BB’X6型双钙钛矿分子材料由于其结构稳定,性质优异,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无毒、环境稳定性高等特点,同时也成为目前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为了筛选优质的双钙钛矿分子,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设计了所有可能存在的全无机无毒的A2BNi X6型双钙钛矿分子。研究了分子的结构稳定性、电子性质和光学性质,分析了不同位置的元素对其能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这些研究为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吸光
井周地层的横波慢度信息,在评价井壁稳定性、判断泥浆滤液侵入以及选择射孔位置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偶极横波测井激发频率低、探测深度深,是确定井周地层横波慢度径向分布的有效测井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类反演偶极横波径向慢度剖面的方法,一类是结合微扰法和BG理论的反演方法,另一类是基于参数化的高频约束反演方法。这两类方法都是根据井外地层横向慢度的变化对偶极横波频散特征的影响来进行反演的,但是两种方法都未考虑仪
气液搅拌流动主要特征是液膜上下剧烈震荡以及存在液滴夹带等流动情况现象,其流动特点实质上是气液相界面的不同演变特征造成。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搅拌流广泛存在于各个工业领域中,对于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气液两相搅拌流的相界面失稳演变特性进行研究。本文基于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采用机理建模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剪切稀化非牛顿流
光通过光学器件或溶液时,会产生反射、透射、散射等光学现象,光学性能检测就是指对这些光学现象进行检测从而对待测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衍射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其由微米/亚微米级的刻线构成。光栅存在多个衍射级次,各级次的角间距由光栅常数、即每毫米的刻线数决定,各级次的衍射效率分布主要由光栅微观槽型决定。精确测试光栅各级次的衍射角与衍射效率,对于评价光栅性能与制备工艺不可或缺。然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