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视野下影视剧的“穿越狂欢”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x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穿越”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汇,文学、影视、音乐等各类文艺作品中均频频出现“穿越”文本,尤其是穿越题材影视剧,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势头。可以说,在当前大众文化视野下,影视剧掀起了一场“穿越”狂欢。因此,深入认识和理解影视剧中出现的“穿越”狂欢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知识,结合大量穿越剧案例,把穿越剧放到大众文化视野中进行考察,分析大众文化对穿越剧的影响,并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穿越剧呈现的大众文化狂欢姿态。最后,用文化分析的方法总结穿越狂欢折射出的大众文化意义,并对穿越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反思,进而探寻穿越剧存在的危机及解决方案。
  首先,考察穿越剧的流行状况和兴起的大众文化背景。从哲学、物理学和文学方面全面考察和追溯穿越剧的文化渊源,分析穿越剧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直到21世纪出现异常繁荣势头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包括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化商业化、平民化审美视角的无限扩张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穿越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具有无处不在的商品性和文化消费主义的狂欢色彩,体现出平凡简单、娱乐消遣的世俗化倾向,迎合广大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帮助人们放松紧张神经、打发无聊时光、解除精神压力,提供一种内心欲望的想象性满足。大众传播媒介的高效率复制和传播方式,促成穿越剧及其受众在数量上的不断递增。同时,大众传播媒介的高科技传播手段,不仅有利于穿越剧表现各种奇幻的穿越场景,大大增强其观赏性,也有利于扩大穿越剧的影响。
  其次,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穿越剧呈现的大众文化狂欢姿态,并进一步剖析大众文化对穿越剧发展壮大的深刻影响。一是超越时空的虚构狂欢。穿越剧利用时间的倒转,诠释和解构历史;利用时间的跳跃,设想和走进未来;利用时间的同时性,设想体验平行共存的多种生活,使人们在穿越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种对抗时间、寻求永恒、逃离现实、实现虚拟自我的娱乐狂欢,体验了一种想象力和情感的狂欢张力。二是自我神话的欲望迷醉。穿越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暂时的心灵避难所,使人们以“自居”心理沉浸在奇幻的穿越世界中,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种种不合意的生活境遇和沉重,在游戏般的狂欢精神中,满足自我释放和娱乐消遣的迫切需求,体验全新的理想人生,实现精神上的反抗和叛逃,并使现实中无法达到的某些愿望实现颠覆性的满足。三是解构与拼贴的游戏快感。属于大众文化范畴的穿越剧,带有浓重的民间狂欢文化的色彩,体现出“平面化、拼贴化、无深度、历史感缺失”等显著特征,不以“真实性”为追求。在穿越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调侃和插科打诨等方式颠覆既定的规则,取消固有的人为界限和理性偏见,营造出一种融洽、欢乐的氛围,带来的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荒诞的狂欢快感。穿越剧还将完全处在不同时空的东西,不同时间意象,不同世界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不同主题元素和不同时代的思想意识并置和拼贴在一起,用这种时空错位造成的陌生化或滑稽效果,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再次,总结“穿越狂欢”折射出的大众文化意义。一是带来感性生命的解放。穿越剧将人们对时空的无限想象通过直观的、逼真的影像呈现出来,促进了视觉文化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感性化的倾向,促进了感性生命的解放。二是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穿越剧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既不愿放弃主流文化所倡导的各种高尚价值观,也不忘分享精英文化的高雅经典风范,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元素,期望借此分享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尊崇地位,提升自己的品位。但穿越剧中多元文化的交融仍然以大众文化为核心,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只是表面的装饰。三是推动思维空间的拓展。穿越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看待世界的思维策略和角度,将现实无法满足的内心梦想和欲望冲动放在过去或未来的空间,独辟蹊径地提供了一种另类的思维方式。在穿越剧里,个体生命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另一时空的场景中将自己和过去及未来有机地牵连在一起,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天才想象,促进了人类思维空间的拓展。
  最后,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对穿越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反思,进而探寻穿越剧存在的危机及解决方案。穿越剧过度追求商业化、娱乐化,过度迎合大众,消解传统价值观念,也会陷入遮蔽理性,丧失精神家园和价值信仰、享乐主义风行的隐忧。尤其是近年来的国内穿越剧,总是难以跳出“清穿”“秦穿”等古装+偶像的窠臼,创新之作匮乏,跟风之作频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因此,展望穿越剧的未来,在创作时,应走出历史的阴影,拓展穿越的空间,在充分考虑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根据影视创作的规律,在不颠覆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还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穿越剧,在严谨的科学理论支撑下进行高信度的穿越,用科学思维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来丰富创作的源泉,用真挚情感穿越人性的本真,用严谨理性穿越创新的壁垒,用深刻内涵穿越华丽的外衣,创作出更加具有当代特色,满足受众需求,带给人们思考的、有价值的经典穿越剧。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家庭教会甚至整个中国基督教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相叠加的转型中国的阶段性发展结果,中国城市新兴基督教会既有许多与家庭教会相同和相似的特征,也有许多正在凸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有源发于组织规模、活动场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土壤的中国城市本身的很多因素,更有中国社会宗教生态格局中导源于政教关系的若干因素。所以,深入探析中国城市新兴基督教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透过这一过
学位
有清一代,统治者对于道教采取限制的政策。正一道在朝廷地位日渐下降,而全真龙门派却趁势而起,发展迅速,高道迭出,支派繁庶。该派于康、雍、乾时期,形成以江浙为中心、遍及南北的中兴局面。  其中龙门派第十一代闵一得(1758-1836),是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传期间,与教理著作最有成就者。闵一得生平勤于著述,辑《古书隐楼藏书》三十余种,别撰《金盖心灯》八卷,发明本师宗旨,力辟丹家邪说,是研究清代龙门派的历
学位
美学问题与特定的哲学理解是难以分割开来理解的。近代之前的哲学,学界多称之为存在论(ontology)哲学,探讨和追问世界万物的本原、本性等原初性问题,而美学的理解也呈现出某种存在论的情愫,即探讨美的本性、本质的问题将美的本性归结为秩序性。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的理性认知能力日益凸显,如何认识、如何获得真理知识的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即开始出现哲学形态的认识论转向,对美学问题的研究和
学位
本文论述的主要是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和从这个思想来源来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的问题。侧重于从思想史,特别是从哲学史的角度给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教科书介绍的思想来源。发掘出以往不被重视的理论渊源,如浪漫主义思潮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共产主义理论内部所包含的科学与信仰的双重维度和理论张力,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中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对浪漫主义的超越等等。  论文的主要线索是以青年马克思理
尼采在其著作中时常谈论到力,力是最基本的概念。世界是由诸力斗争而构成的,关于世界的理论则是诸力依据各自在斗争关系中的权力量而对世界的一种阐释而已。这种力本论继承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中的观点,莱布尼茨认为,单子中具有一种原始的活动力,单子表象世界的能力是由其内在的力或欲求的原则而产生的。尼采与莱布尼茨的相同之处在于:单子的表象或力的斗争是阐释的根源。因此,尼采在继承莱布尼茨的基础上,提出了透视主义的认
学位
在数学上,证明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理论系统中,根据一定的推理规则或标准,由公理或者在先的定理推导出某些命题的过程。人们一般认为,同一个数学命题的不同证明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即确立命题的真。但实际上,当数学家通过证明确定一个猜想(或命题)为定理时,往往并不满足于所得到的结果,或者对最初的证明不满意,而试图通过寻求其它的证明,来更加深入地探讨定理成立的原因。这种在数学史和现代数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意味着
学位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艺术的一个新的思潮,它是在东方艺术的冲击下(诸如日本浮世绘版画,中国和日本陶瓷器上的彩绘等东方艺术元素)与本土传统艺术(诸如古希腊陶瓶上的绘画,欧洲民间传统绘画,以及六至七世纪在爱尔兰及英格兰发展起来的具有凯尔特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特色的装饰性绘画造型图案和插图)及欧洲经过工业革命后,在工业、科技上的迅速崛起与世纪交替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影
学位
沈周作为明代中叶的画坛巨擘,是布衣文人的突出代表。一生从事书画创作,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且诗名为画名所掩。他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向以山水、花鸟画见长,画作上题写的跋文在延续了宋元文人画精神的同时,显示了明代中期文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交游方式和审美取向。因此,沈周的画跋,不仅反映了文学、绘画、书法的关系,同时也是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艺术发展相互观照的最好见证。  在工商业大发展和市民阶层大量崛起的条件下,
学位
本文着重论述和解析墨家经济伦理思想内容,并以儒家、墨家学说比较为背景,寻求其经济伦理思想的相异、相通与互补之处,同时强调墨家经济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借鉴价值。  本文认为,墨家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应从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特征两个层面来解析其历史成因。同时,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墨家经济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即“兼爱”的经济伦理内涵。儒家与墨家在经济伦理思想上的对立,集中表现在义利之辩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科技一体化的进程。技术创新对于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作用将越来越凸显。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细胞,其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制度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以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来看,知识产权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并且知识产权已基本被大家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