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约140多万公顷。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全省已初步形成了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常见的稻田杂草近30种,随着耕作制度与栽培方式的变革以及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使用,稻田杂草群落也发生了演替,多年生莎草科植物扁秆蔗草、日本蔗草(统称三棱草)已成为我省稻田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三棱草以种子有性繁殖和地下球茎无性繁殖为主,稻田持续发生期约3个月。过去采用排草丹和二甲四氯混用茎叶处理,施药时期偏晚,达不到防除增产的目地。 室内药剂筛选研究表明,磺酰脲类药剂草克星、威农、莎多伏能显著的抑制扁秆蔗草的生长和地下繁殖器官球茎的产生,对水稻安全,除草活性高。通过对扁秆蔗草药剂敏感性生测结果表明,扁秆蔗草越冬芽长<5cm对药剂最敏感。 利用筛选出的杀草活性高的除草剂田间一次施药,早期防治扁秆蔗草研究表明,所供试的药剂对早期扁秆蔗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10天防效80%左右,但药后50天防效显著下降。鉴于此,针对三棱草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点提出两次施药技术。 研究表明,当三棱草株高1—7cm,为第一次施药的关键时期。此时,植株弱小,数量多,尚未形成新的地下球茎。施药后植株大部分枯死,停滞生长。第二次施药的关键时期,为新生植株高5—7cm。两次施药技术对 pz三棱草防除效果可达90%以上,比一次施药效果提高5——30%,并对晚期发生的泽泻、野慈菇、萤商及狼巴草等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也提高7——40%。同时,两次施药可减少三棱草球茎数量近60%以上,减少三棱草危害传播源。 防除稻田三棱草两次施药技术,田间三棱草株高至7cm前,公顷施草克星 15g,或莎多伏 309,威农 45----09。施药方法可利用毒土,或拌肥撒施,施药水层保持在3——scm,保水5—7天。当新生植株长到5——7cm株高 (约第一次施药1(k--1天* 再次施用草克星15七2.sg、莎多伏30叶、威农45-67.sin,毒土施药法,施药时水层5——7cm,保持5——7天。 两次施药多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次施药不仅可达到早期防除的目的,并能有效地控制根茎和球茎的形成,防效显著,总体防效达90%以上。对水稻安全,无药害症状出现。两次施药技术与常规苯达松和二甲四氯混用防除三棱草相比,施药提前10——15天,促进水稻分蔡,增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