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亚洲水稻种植区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它不仅能通过刺吸方式直接为害水稻,还能传播水稻草状丛矮病(Grass Stunt)和齿叶矮缩病(Raggde Stunt)。当褐飞虱为害严重时,稻株成片枯黄,倒伏,俗称“虱烧”。一直以来,化学防治在控制褐飞虱为害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的使用化学药剂不仅污染环境,也将很多益虫杀死,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导致褐飞虱抗药性增加,致使褐飞虱为害加重。实践证明,利用水稻品种自身的抗虫特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引进资源中筛选出一份抗褐飞虱水稻品种SD。本文通过采用不同抗性鉴定方法对SD品种抗褐飞虱表现特点及遗传进行研究,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以SD×TN1的F2:3群体为定位群体开展分子标记定位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SD在整个生育期对褐飞虱均有稳定的抗性。本试验以水稻品种PTB33为抗虫对照,以品种TN1为感虫对照,利用不同的鉴定方法从苗期、分蘖期和成株期分别对水稻品种SD进行了接虫鉴定。采用标准苗盘法在苗期进行接虫鉴定,抗性平均级别分别是:1.50(SD),0.76 (PTB33),8.67 (TN1);采用蜜露鉴定法在分蘖期进行接虫鉴定,蜜露平均面积分别是:7.14mm2 (SD),0.83 mm2 (PTB33),171.83mm2 (TN1);采用单株鉴定法在成株期进行接虫鉴定,当TN1完全死亡时,SD只有2-3片叶枯萎。2.SD的抗虫性由一个显性抗虫基因控制,并暂定名为"Bph-SD"。用抗虫品种SD和感虫品种TN1杂交构建SD×TN1的F2群体和F2:3家系,以及(SDXTN1)×G46A三交群体。利用苗期集团法对F2:3家系进行接虫鉴定,结果显示,抗虫家系数:抗感分离家系数:感虫家系数=70:131:72,经X2检验,符合1:2:1的比例(X2=0.361<X0.05.22=5.99),表明SD的抗虫性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三交群体单苗鉴定结果显示,抗虫单株数:感虫单株数=122:153,经X2检验,符合1:1的分离比(X2=3.28<X 0.05,12=3.84),进一步验证了SD抗褐飞虱特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3.利用SDXTN1的F2:3隐性群体,采用SSR标记、INDEL标记和SNP标记将SD抗褐飞虱基因Bph-SD定位在第4染色体短臂上的分子标记SN8与SN11之间,该基因与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均是2.8cM,与分子标记RM 16489、HST3、SN9共分离。综上所述,水稻品种SD对褐飞虱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并能稳定的遗传给后代,此抗性受单个显性基因Bph-SD控制,Bph-SD被定位在水稻第四染色体短臂SNP标记SN8与SN11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