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国文学生成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蜕旧换新的历史变革给古老的民族带来了新生的阵痛,悲凉、悲壮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时代特征。对于这种时代气息,感受最深的是那些为之鼓与呼的先觉者,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摇旗“呐喊”者对之也是深有体会。鲁迅小说大多含有悲剧因素,但鲁迅并不时一个悲观主义者。在他的创作中若干“亮色”的出现,就是他不悲观、不绝望,积极反抗的体现,这构成了鲁迅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本文首先对鲁迅小说艺术中“亮色”的含义及其意义作了必要的阐释和分析。“亮色”的所指是鲁迅作品中富有理想色彩的积极成分,它有各种构成方式和表现形式。“亮色”的能指是鲁迅在文章中屡屡提起的希望,这种希望不但存在于将来,也会出现在过去;“亮色”还包括鲁迅本人以及他作品中人物所有的积极入世态度和浪漫主义的战斗精神。“亮色”与传统的悲剧艺术中的“大团圆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与“遵命文学”有着紧密联系;并与“曲笔”的艺术形式互为表里,且不能归纳为鲁迅的谎言。其次,本文将研究的视野由客观审视扩展至主体的考察。既关注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尊重鲁迅因时代的黑暗而产生的悲观、矛盾、困惑。在客观研究的基础上,将鲁迅主体的认知、思考、斗争等心理活动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将之总结为“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突出表现了他思想中希望和绝望的辩证认识。最后,本文深入到鲁迅的内心真实,发现了他的言不由衷,以及他对自己积极呐喊、愤然前行所能产生的效果的疑虑。这缘于他个人意志与民族、大众的需求的冲突,在两难中他毅然将真实保留,以“听将令”的姿态参与到时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