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地诺孕素作为目前在国内获准上市的较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药品,国外研究报道疗效确切,国内指南推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的一线用药,对于术后长期管理治疗或是术后复发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且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耐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综合分析其疗效,探索研究和验证地诺孕素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疗效。[方 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患者,参照2015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制定的中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患者94例(包括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1例,单纯子宫腺肌症患者54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9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自身意愿,给予地诺孕素治疗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ustained Release System,LNG-IUS)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经过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 RHa)预处理。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妇科阴道/直肠超声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血清CA125、及NRS数字评分对疼痛症状进行评分。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随访,复查上述项目。观察地诺孕素对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同时对比地诺孕素及LNG-IUS两种长期管理治疗方法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中长期管理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 果]1.地诺孕素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血红蛋白浓度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数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病灶直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相比,血红蛋白浓度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A125数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壁最大厚度均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nRHa预处理前及预处理后对比:预处理前与预处理后相比,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A125数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壁最大厚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经过GnRHa预处理后再放置LNG-IUS长期管理治疗子宫腺肌症治疗前后对比:放置LNG-IUS前与放置后3个月、6个月对比,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数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壁最大厚度增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前与放置后3个月对比,疼痛评分有所上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3个月后6个月对比,疼痛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LNG-IUS后子宫体积随时间增长符合线性函数模型(P<0.05)。[结 论]地诺孕素可以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的月经过多及疼痛症状,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长期使用可以缩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灶。地诺孕素在治疗子宫最大径线<10cm且子宫肌壁最大厚度<4cm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时,虽然没有明显缩小子宫体积的作用,但可控制子宫体积增长;在子宫显著增大(子宫最大直径≥10cm或子宫壁最厚处≥4cm)时,采用GnRHa预处理缩小子宫后再使用地诺孕素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可取得更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主要为乳房不适合月经出血模式的改变,大多可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