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恒妇科针刺疗法结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u_0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奇恒妇科针刺疗法结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纯使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的变化,评价奇恒妇科针刺疗法结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为围绝经期抑郁症提供新的诊疗方法和措施。研究方法:将64例符合围绝经期抑郁症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奇恒妇科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通过计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判定患者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经过统计学的计算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HAMD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下降,且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的症状;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2.Kupperman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的症状;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效;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精神抑郁、烦躁易怒、不思饮食等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亦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优势。4.HAMD临床疗效指标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其中痊愈4例(12.5%),显效16例(50%),有效10例(31.25%),无效2例(6.2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其中痊愈1例(3.12%),显效10例(31.25%),有效17例(53.13%),无效4例(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5.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其中痊愈4例(12.5%),显效17例(50%),有效8例(31.25%),无效3例(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其中痊愈1例(3.12%),显效7例(21.88%),有效18例(56.25%),无效6例(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1.奇恒妇科针刺疗法结合舒肝解郁胶囊和单独口服舒肝解郁胶囊在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状和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两组均有疗效。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其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更明显,奇恒妇科针刺疗法结合舒肝解郁胶囊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这一病上面更具有优势,疗效更显著。3.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奇恒妇科针刺疗法结合舒肝解郁胶囊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面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适用于临床。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2/100Hz疏密波电针针刺(焦氏)头生殖区治疗原发性痛经止痛效果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电针结合头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探索一种更加高效、止痛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临床方案。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院妇科门诊的患者,将60例经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随机数表法)分为30例电针组和30例布洛芬缓释胶囊组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开郁种玉汤治疗肝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治疗本病的有效性,为该方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二科门诊就诊经诊断为肝郁型不孕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应用揿针联合开郁种玉汤,具体穴位为:内分泌、肝、皮质下、内生殖器;对照组32例则口服开郁种玉汤。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观察两组患
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式对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为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期刊(VIP)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和Pub med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中检索200 1年0 1月01日至20 20年12月31日有关于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供思路。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来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佳木斯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将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通窍活血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哈南分院妇科门诊,满足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纳入标准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的患者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应用芬必得口服治疗,治疗组联合
目的: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针灸治疗POF的临床疗效。为今后在临床上开展针灸治疗POF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特定的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POF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2009年01月至2020年11月,依据制定的纳排标准,运用文献管理软件End Note X8完成此次文献的筛选,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选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针灸治疗POF和非针灸治疗POF的临床
目的:通过理冲汤口服配合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由SPID引起的CPP(气虚血瘀型)患者,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临床相关症状的变化以及盆腔超声前后改善情况来评价该种方法在治疗由SPID引起的CPP(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本病提供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高、依从性好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由SPID引起的CPP(气虚血瘀型)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二联疗法)
目的:通过对临床就诊的患者观察发现,血瘀质EMs所致慢性盆腔痛的患者较多,并以寒凝血瘀型多见。本课题基于中医体质论评价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质EMs慢性盆腔痛的确切疗效,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其目的是为中药诊治血瘀质EMs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方药。方法:本次研究选取35例寒凝血瘀型血瘀体质EMs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给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服药一个
背景:子宫腺肌病-痛经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现象,导致患者身心不舒,生活质量受到巨大影响。近期疗效上,运用西药治疗时,痛经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但从远期疗效来看,容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基于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具有更佳的远期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曲秀芬教授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子宫腺肌病-痛经具有深入的医学理解和治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且诊
目的:本研究以现代临床文献为研究基础,以中医治疗PCOS的内服方剂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通过分析方药、证候间的数据,梳理常用内服方药的药物种类,剖析药物间的配伍组成规律,总结中医临床治疗PCOS的遣方用药思路和关联规则,挖掘潜在的新处方,以期更深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更好地指导PCOS的临床辨证用药,为临床治疗PCOS的药物选择和新药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