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卫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后卫是场上的指挥者也是球的支配者,后卫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球队的水平。进入2000年后中国队后卫线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与其它强队的较量中总体来说是全面落败,后卫的进攻能力在这十几年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在亚洲中国队的后卫群原本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渐的被缩小,后卫的进攻能力与韩国、日本、约旦等国相比已经处于同等的水平线上。每次大赛过后篮球届都会问同一个问题——难道十三亿中国人就培养不出来一个能在世界舞台上与欧美等强队相抗衡的后卫吗?2000后涌现出了陈江华、张庆鹏、郭艾伦等一些有希望的后卫,他们被誉为中国后卫的希望之星,陆续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亮相,虽然有很多的亮点,但最后实践证明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他们还需继续提高,暂时还不具备与世界级后卫抗衡的能力,进攻能力的匮乏以至于每每到比赛的最后时刻还是刘炜在场上拼搏。2011年武汉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2011FIBA Asia Championship for Men)暨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于2011年9月15日至25日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由于武汉男篮亚锦赛的冠军将直接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的参赛权,亚军和季军则将参加奥运落选赛同其他大洲的球队争夺最后三个落选赛名额,所以中国队只能胜不能败,全队最后一鼓作气进入决赛,在9月25日的决赛中战胜约旦队夺取冠军重回亚洲之巅。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始创于1960年,至今己举办了26届,中国男子篮球队在1975年首次参加亚锦赛,在所有参加的19届亚锦赛中15次获得冠军,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是体现亚洲篮球运动最高水平的比赛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洲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第26届亚锦赛中国队夺冠是在前两届比赛连续失利后再次取得冠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队的进步和优势,也可以看到中国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后卫这个位置上,进攻能力虽有了些许的进步,但也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方面。本文对26届亚锦赛的比赛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亚锦赛为依托定位亚洲,通过对比赛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找到中国男篮的优势和与世界强队相比的劣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中国队以后参加各种世界大赛提供一些数据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第26届亚锦赛中国队后卫的进攻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结果显示:1.亚锦赛中中国队后卫平均身高相比对方后卫平均身高有较大优势,体重方面中国队后卫的平均体重处于中下游,相比其它国家后卫没有任何的优势,年龄方面基本与其它国家后卫的平均年龄持平,经验处于大体一致的水平。2.中国队后卫的进攻能力在亚锦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体现在2分球、3分球得分、命中率等方面。3.中国国家队男篮后卫参与快攻和二次进攻能力的能力不足,意识也比较薄弱,快攻时处理球的能力较弱,得分方式太少,投篮不稳定,命中率较低。4.中国国家队男篮后卫处理关键球的能力有所欠缺,国内低对抗、低强度的篮球联赛的长期影响,造成中国男篮后卫对抗能力和对抗意识较差,对抗下完成技术的能力和世界强队后卫的差距较大。建议:1.提高联赛水平,只有在高水平的联赛中才能练就成高超的球技。对联赛的规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改,加强与国际比赛接轨的速度,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鼓励球员对抗。提高国内联赛质量,引进高水平外援的同时,使我国本土的球员有足够时间上场磨练。2.增加我国优秀年轻后卫参加国际大赛的次数,特别是和欧美国家队的比赛,使我们本土的优秀后卫走出去,国外的优秀后卫进入到中国的联赛3.引进优秀的国外教练,使我国的教练队伍能够学习并接受国外完善的训练体系,最终建设起一批以国外教练为指导,国内教练为主的系统,形成良性循环。4.加强前场篮板球的拼抢意识,制定合理科学的体能训练,提高二次进攻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进攻篮板球的专门性练习,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力量性、灵敏性、对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