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评估患者的临床指标(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HAQ指数等)、生化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疗效评价(疾病疗效评价、疾病活动度评价)等的变化,评价远部排针皮下留置法联合药物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68例活动性RA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功能状态两两配对,采用随机信封的分配方式分成单纯药物组(34例)和远部排针皮下留置法联合药物组(34例)两组(以下分别简称药物组和针药组)。除去剔除及脱落病例,最后完成药物组31例、针药组32例。治疗方案:①药物组:甲氨喋呤片10mg每周一次,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200mg每日一次,病情严重时塞来昔布胶囊加至200mg每日两次,随病情调整剂量。根据辨证配以中药汤剂。②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远部排针皮下留置法。采用0.25×25mm长的一次性无针尾毫针,在病变部位远处选取进针点(一般在病变关节与其相邻关节之间的中三分之一范围内),针尖对准病灶方向,将针身与皮肤呈15。沿皮快速刺入皮下浅筋膜层,再使针来回(进退)行针30次左右,无需(酸麻胀痛等)针感,将0.8寸的针身留于皮下。每两个进针点之间间隔8mm左右,向病灶点平行排刺,排针数量以病灶范围大小为依据。最后用静脉输液固定护贴固定针柄,留针24h。每次取针后,均需重新按压寻找病痛点。排刺部位从远到近,避免进针点在同一部位或成一直线反复刺激。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0天)。在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指标(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20米步行时间、HAQ指数、患者对疼痛的评价、患者对病情的综合评价及医生对病情的综合评价),检测生化指标(RF、ESR、CRP、IgG、IgA、IgM)。在治疗过程中记录首次治疗后患者对疼痛的评价,动态观察起效时间、治疗过程中NSAIDs剂量的调整及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ACR20)、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进行疗效评价。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临床指标:首次治疗后患者对疼痛的评价及起效时间的改善,针药组明显优于药物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自身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同期对比:患者对病情的综合评价及医生对病情的综合评价的改善,针药组与药物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对疼痛的评价、晨僵时间、双手握力、20米步行时间的改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AQ指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生化指标:针药组对RF、ESR、IgG、IgA及IgM的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RP两组无差异(P>0.05)。3.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DAS28评分上(疾病活动度评价),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CR疗效评价上(疾病疗效评价),两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针药组有11例达到ACR20,18例达ACR50,2例达ACR70;药物组有14例达到ACR20,8例达ACR50,1例达ACR70。4.安全性评估:针药组治疗后消化道不适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药物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后针药组停服NSAIDs例数明显多于药物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针药组停服达29例,药物组停服数仅为6例。结论:1.排针法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活动性RA均有效;2.排针法联合药物对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指标及生化指标均优于单纯药物;3.排针法联合药物具有止痛快、起效时间短的优势;4.排针法联合药物能减少西药的用药剂量;5.排针法联合葯物能减轻RA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6.排针法联合药物是治疗活动性RA的安全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