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整体水平,或者说是代表了地区的最终劳务和产品的价值总量。从数据协调性角度出发研究GDP数据质量,构建GDP评估模型,对改进和提升GDP数据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哈尔滨市GDP的结构协调性和时间协调性两个维度同时入手,使用不同的方法体系,分别构建哈尔滨市GDP的数据质量评估模型。结构协调性指GDP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其他重要指标之间的关系,从与GDP关系较为密切的其他重要指标为切入点,如投入产出、居民消费、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货运量等,对GDP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时间协调性指不同年份GDP之间的关系,即GDP时间序列中存在的规律,从GDP自身出发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利用以上两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可以得出模型拟合值和观测值之间的误差,并以5%为置信区间,找出哈尔滨市GDP数据可疑的年份。之后,本文将综合两种协调性模型,计算出哈尔滨市改革开放以来历年GDP的加权误差率,并同时从结构协调性、时间协调性和加权误差率三个维度对哈尔滨市GDP的数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哈尔滨市GDP数据质量的评估结果,本文将进一步从哈尔滨市统计工作的历史沿革中分析其各阶段数据质量特征和成因。在成因分析中,本文认为GDP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应归结于统计制度受地方制约严重、统计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统计执法形势不容乐观三个主要原因。而针对这些原因,提高哈尔滨市GDP的数据质量,需要转变现行政府统计体制模式,加大力度发展民间统计、建立GDP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和构建现代化统计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