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叶铁仔杀虫活性成分及杀虫机理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wq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叶铁仔(Myrsine stolonifera (Koidz.)E. Walker)属紫金牛科(Myrsinaceae)铁仔属(Myrsine)植物。以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 (Linnaeus))2-3龄幼虫和家蝇(Musca domestica)成虫为靶标,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技术对光叶铁仔杀虫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采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技术鉴定了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并对其杀虫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该植物资源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胃毒法测定了光叶铁仔根、茎、叶甲醇粗提取(5mg/g)对家蝇成虫的活性,结果表明茎部甲醇提取物的48 h校正死亡率大于50%;采用叶片药膜法理小菜蛾2-3龄幼虫,结果表明茎部甲醇提取物(5 mg/mL)的72 h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23.70%;根部甲醇提取(5 mg/mL)处理小菜蛾2-3龄幼虫24 h后,其体重抑制率最大,达到34.77%;而茎部甲醇提取物(5 mg/mL)48 h后对小菜蛾的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拒食率最高,分别为44.84%和37.46%。2.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光叶铁仔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并测定了不同馏分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根茎95%乙醇馏分(2 mg/g)杀虫活性最强,对家蝇成虫36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5%以上。叶部50%乙醇馏分对小菜蛾2-3龄幼虫胃毒作用效果最强,其72 h的校正死亡率为57.13%,且叶70%和50%乙醇馏分、根茎95%和70%乙醇馏分对2-3龄小菜蛾拒食作用明显,作用72 h后非选择性拒食率均达到90%以上;而叶50%与70%乙醇馏分的体重抑制率在72 h后都超过了100%。3.采用胃毒法研究了光叶铁仔根茎95%乙醇馏分对小菜蛾杀虫作用机制。结果表明,95%馏分(20.65 mg/mL)作用试虫48 h后,对羧酸酯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抑制作用12h最强;对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力为抑制作用24 h最显著;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具一定的抑制作用,处理36h后显著高于对照处理。4.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技术从光叶铁仔中分离得到8个活性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对其结构分别鉴定为4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glucopyranoside-rhamnose-glucopyranoside、quercetin-3-O-glucopyranoside- rhamnose-glucopyranoside、表儿茶素;1个酚酸类: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3个苯丙素类: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苷、(+)-lyoniresinol 3a-O-β-D-glucopyranoside。5.采用胃毒法测定8种化合物对家蝇成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丁香苷和2,6-二甲氧基-4-羟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glu-rha-glu、quercetin-3-O-glu-rha-glu(500 μg/g)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活性。kaempferol-3-O-glu-rha-glu和quercetin-3-O-glu-rha-glu对家蝇成虫的LCso值分别为0.75 mg/g和1.81 mg/g。6.测定了2种高活性化合物对家蝇成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aempferol-3-O-glu-rha-glu和quercetin-3-O-glu-rha-glu 2种化合物对家蝇成虫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多功能氧化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乙酰胆碱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显著。7.以斜纹夜蛾SL细胞为模型研究了3种高活性化合物对昆虫细胞的毒性。结果发现,丁香苷(100 μg/mL)对斜纹夜蛾SL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MTT法),其抑制率为40.34%,低于对照药剂鱼藤酮(100 μg/mL)对细胞的作用(62.47%);丁香苷(50 μg/mL)对斜纹夜蛾S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影响最大,其Rhodaminel23荧光强度为25.19,高于对照药剂鱼藤酮(荧光强度为22.36);丁香苷(50μg/mL)对斜纹夜蛾SL细胞活性氧影响(DCF荧光强度为27.07)与对照药剂鱼藤酮(DCF荧光强度为26.04)相当。本文研究了光叶铁仔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及活性机理,并采用活性跟踪方法首次从光叶铁仔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glucopyranoside-rhamnose-glucopyranoside、quercetin-3-O-glucopyranoside-rhamnose-glucopyranoside、表儿茶素、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苷、(+)-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丁香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其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光学及电生理学方法对棉铃虫优势种天敌—中华草蛉、大草蛉和丽草蛉3种草蛉的感光和趋光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华草蛉、大草蛉、丽草蛉复眼伪瞳孔
蜡蚧轮枝菌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主要寄主是蚜虫、白粉虱等。对该菌常温储藏方法的研究有助于其商品化生产。本文首先对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干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
卵菌疫霉属可引起多种植物毁灭性病害,其中辣椒疫霉菌可以侵染45种以上的栽培植物和杂草。当外界环境比较湿热时,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防控、耕作策略或抗病品种来控制辣椒疫霉菌
本研究以扶桑绵粉蚧为靶标害虫,探讨用蜡蚧轮枝菌防治该害虫的可行性及提高毒杀效果的途径,并探索了蜡蚧轮枝菌紫外辐射耐受力与菌株SOD活性的相关性,为蜡蚧轮枝菌抗紫外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