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探讨分析了影响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掌握汉字的一些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汉字教学的方法。 研究抽取出语料库中母语为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学习者正确和错误使用汉字的频次,参照《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汉字信息字典》、“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张旺熹)和《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采用数据库的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汉字的笔画数和部件数、拓朴结构类型以及笔形等因素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掌握汉字情况的影响。文章还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基于上述语料库分析所得出的结果。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三个主要结论: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对高频汉字的加工只经历笔画和整字两个层次,对低频汉字的加工则经历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层次,且他们的加工方式主要是序列加工而非平行加工;单一笔形中的“丿”、“\”、“一”,复合笔形中的“刁”、“了”、“2”、“乙”、“多”、“L”、“)”、“乙”是非汉字圈学习者较难掌握的笔形;汉字的独体、包围、横向、纵向四种结构类型中,横向结构是学习者最难掌握的一种结构类型。文章还在第一个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学习分阶段假设。 本文分七个部分:“引言”简单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一节介绍研究的问题、材料和依据以及研究方法;第二节讨论笔画数和部件数效应;第三节讨论学习者对各种不同笔形的掌握情况;第四节分析不同的拓朴结构类型对学习者掌握汉字情况的影响;第五节是笔画数、部件数和拓朴结构类型对学习者掌握汉字情况的影响的实验证据;第六节是本文的结论和教学建议。 文章的最后附有基于语料库的分析所得出的各种字表和实验部分的实验材料,以供读者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检验,同时也可以为汉字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