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本研究分析我国现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标准现状,并对比研究国内外规范类法规标准体系特点; 2.研究卫生操作程序、良好卫生规范、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统等内容,提出是否纳入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的建议; 3.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的框架体系; 4.提出现行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修订、整合、废止或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建议。 方法: 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本研究文献复习的内容:通过收集国内外的关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法规标准资料,系统整理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各国的规范标准体系框架。 2.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通过对比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评价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生产过程法规标准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国内外规范类标准体系的异同点,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借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规范类标准的性质,卫生规范的制定和管理机构,专项卫生规范的制定,微生物和污染物控制措施。 3.问卷调查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来自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卫生规范分委会、食品行业协会和企业、政府监管部门、高校和科研技术机构,调查对象覆盖了规范标准的制定方、使用方和监管方,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够较好的反应各方意见,将标准的实施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对下一步完善卫生规范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4.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问卷星系统录入所有问卷并导出数据,统计描述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回答情况,统计推断主要比较各组专家意见有无差别。 结果: 1.通过对现行的397项规范标准进行分析,我国规范涉及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和加工、流通和餐饮消费等环节,但各部门发布的规范存在交叉和重复,规范体系较混乱,很有必要整合出一套强制的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体系框架,在框架下指导我国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通过分析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拿大的生产过程法规标准体系内容,掌握国内外的规范类法规标准涵盖的内容和过程控制手段,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均通过制定严格的卫生规范来控制食品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和污染物,加拿大和澳新还通过在食品产品标准中制定微生物限量值来控制微生物污染。 3.问卷调查结果:我国通用卫生规范应该包括: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X)=4.68)、餐饮服务卫生规范((X)=4.54)、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X)=4.39)、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X)=4.25)、食品流通卫生规范((X)=4.20)、初级农产品卫生规范((X)=4.09)六个部分。卫生规范目前的定位是GMP和GHP两者都有,今后将逐步纳入HACCP体系要求,且卫生规范的内容应当有推荐性的条款要求。在通用卫生规范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全过程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制定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专项卫生规范,针对食品工艺和污染情况制定微生物和污染物控制导则。通过本研究确定的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体系框架为“通用规范—专项规范—控制导则”。 结论: 1.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我国规范标准体系发展不均衡,规范标准更新缓慢,且部分内容要求不符合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亟需进行修订和完善。 2.通用规范的制定对于完善生产经营规范体系框架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在通用规范能够覆盖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全过程的基础上,再根据安全性要求针对各类食品、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添加剂制定专项卫生规范,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来源制定控制导则,构建出“通用规范—专项规范—控制导则”三位一体的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安全标准体系。 3.随着我国经济和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卫生规范将定位于良好生产规范,我国现行的规范类标准亟需清理整合,逐渐达到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 4.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复杂性高,制修订难度较大,且缺乏相应的基础研究,建议在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开展前期的基础调查和卫生经济学评价,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评估,以此来提高我国规范类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