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产生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限制性定语从句(以下简称定语从句)因为其句法结构的独特性(从句可以在认知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无限循环)、存在的普遍性(在世界上几乎每种语言中存在)和日常交际中使用的高频率,一直是语言学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定语从句的研究主要从三个侧面展开:一是定语从句本身的结构研究;二是定语从句认知处理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三是定语从句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其中,定语从句习得研究主要从纯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两个角度切入,研究者们对英语定语从句的可学性及L1 和L2 学习者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难度层阶进行了丰富的探讨,并基于不同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要有:NPAH(名词短语可及性层阶假设)、PDH(感知困难假设)和SDH(结构距离假设)。定语从句的研究在Keenan & Comrie(1977)提出名词短语可及性假设之后的二十年间不断深入,至今已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尽管限制性定语从句类型不下40 种,但被研究的从句类型却较少;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三、汉语和英语类型参数的不同可能会造成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但是目前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学习者的屈指可数。为了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定语从句的研究,本文通过语法判断、汉-英翻译、英-汉翻译、句子连接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从理解和产出两个方面探讨前人提出的三种假设,即NPAH,PDH和SDH,看其预测的限制性定语从句的难度层阶是否与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一致,同时,对这些假设进行理论上的讨
其他文献
本调查试图从就业认知、就业压力、就业能力、就业观念等就业心理维度,了解就业心理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分析如何规避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
中国古代国家图书馆馆藏图书目录起源于西汉刘向、刘歆所编撰的《七略》、《别录》,但是这两部目录从唐五代时期已经散佚了,幸运的是东汉班固在编撰《汉书》的过程中,将《七
利用主动声纳系统获得目标回波,并根据目标回波的特征信息来探测和识别水雷,是浅海探雷的一种可行方法。其中有效的目标回波特征及其提取方法是识别的前提和基础。 具有球形
旅游系统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因此将目的地系统从区域系统中单列出来,建立旅游的目的地系统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其基本概念、组成要素、结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