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战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环境污染这一棘手的问题。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运动相伴而行。拉夫运河位于纽约州的西北部,因为环保措施不到位,引发了美国环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拉夫运河事件。本文以“拉夫运河事件”为着眼点,梳理了事件缘起,逐步发酵,进而扩展为全国性的公共事件;探讨了此事件对于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影响,以及对于环境立法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出于经济利益等缘由,各方在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环境治理上的博弈。抚今追昔,也为我国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国际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概况以及拉夫运河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美国环境正义运动,是民权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是其在环境和社会公平领域的表现形式。拉夫运河社区的居民们与垃圾填埋场“比邻而居”,由此引发了诸多健康问题。居民们最初的呼声并未引起当局足够的重视,久而久之,当地的生态环境愈发恶化,居民们的健康问题也愈发凸显。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掩埋在拉夫运河的这一惊天黑幕被层层揭开,这一骇人听闻的“环境惨案”也随着新闻报道向全美传播,从而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这一事件中,当地居民、政府、环保组织、利益集团等各方进行了基于各自立场的博弈。第二部分论述了拉夫运河事件的逐步发酵过程中,社区居民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抗议活动。在一系列的维权活动中,涌现出了诸如托马斯·海斯纳、洛伊斯·吉布斯等代表人物,并且催生了如公民危险废弃物情报交换所(the Citizen’s Clearinghouse for Hazardous Wastes,CCHW)、拉夫运河业主协会(LCHA)等基层草根环保组织。这些基层草根环保组织大多由社区中的全职妇女等自发组建形成,相较于主流环保组织,更关注与公众息息相关的周边生活环境,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也因此成为社会底层民众“自己的环保组织”。第三部分论述了拉夫运河事件之后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兴起过程中的几大标志性事件,如北卡罗来纳州的“沃伦抗议”等,并介绍、剖析了在美国两党制的基本政治框架下,民主党执政时期环境正义运动“加速”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第四部分论述了拉夫运河事件作为美国环境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是以低收入群体这一阶层为主体的民众维权活动。随着这一环境危机影响力的扩大,由此形成的链锁反应,也促使其他地区环境正义的觉醒。进而对之后的美国环境保护、立法、以及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