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朦胧诗论争是中国新诗史和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事件。虽然朦胧诗论争业已沉入历史地层,但重返批评现场、审视论争中的文学批评,仍可获有助于中国文学批评行稳致远的启示与镜鉴。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表露了论争之所以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批评家和诗人在诗学主张、审美倾向以及诗歌发展构想等方面存在差异与分歧。起初,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还能聚焦于朦胧诗和朦胧诗人本身,但随着双方批评家不断“填充”社会与历史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朦胧诗论争是中国新诗史和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事件。虽然朦胧诗论争业已沉入历史地层,但重返批评现场、审视论争中的文学批评,仍可获有助于中国文学批评行稳致远的启示与镜鉴。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表露了论争之所以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批评家和诗人在诗学主张、审美倾向以及诗歌发展构想等方面存在差异与分歧。起初,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还能聚焦于朦胧诗和朦胧诗人本身,但随着双方批评家不断“填充”社会与历史议题,最终使得朦胧诗论争超逾文学艺术、学术争鸣的范围,成为一次复杂而事关重大的思想交锋。朦胧诗的支持者们与反对者们受限于文学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未能将诗学讨论充分展开和真正地推入深处,确实是朦胧诗论争的遗憾。一方面,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承载着历史的负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它赓续了当代文学中“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的脉络与发展,重续新诗历史上的既有提法和过往争议,展示了当时由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与政治批评构成的批评格局。但另一方面,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也预示了未来的新变。虽论争似以反对者的胜利为终局,但以“崛起论”者为代表的朦胧诗支持者们的主张顺应了国家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潮流和文艺理论的自身走向,成为艺术领域无冕的胜者。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表征着当代文学批评随社会历史运动而发生的深刻变革,预示着文学批评摆脱极端政治化,走向主体性与审美性的“崛起”,透露出批评格局变动的讯息,为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报春之声。本文以对大量批评文本的细致解读为重点,进而对论争中的文学批评包括批评主体、批评形态、文学观念、批评的接受等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返论争的现场,实现了对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的较全面的审视。
其他文献
新发展阶段是是中国乡镇治理理念明确、治理技术手段逐渐成熟、治理制度逐渐完善的伟大时代。通过撤乡并镇,乡的个数逐渐减少,镇及街道占乡镇总数的比例不断加大,乡镇治理发生重大变化。新发展阶段对乡镇治理提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挑战,对此进行及时研究,十分必要。回顾乡镇治理历程,乡镇经历了从管治到治理的巨大的变革,但这种变革还不彻底,不能完全满足新发展阶段乡镇治理的需要。由于我国存在乡镇数量多、经济发展不
社区治理是国家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的基础,但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居民不愿参与或者参与度低的问题,进而影响社区治理的成效。赋权被认为是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从社区的角度提出了赋权的要素、路径、机制等,关注社区如何获得赋权。从元治理理论出发,政府是社区治理中重要的一极,是赋权的供给者,县级基层政府的主动赋权利于社区治理成效提升,但目前缺乏对赋权供给研究。本文关注赋权供给者——县级基层政府,
乐官制度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乐官之长在整个乐官制度中起着领导作用,占据了重要地位,乐官之长职能的沿革反映着乐官制度的变迁,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息息相关。对乐官之长职能沿革的研究不仅比较了不同时期乐官之长的职能的异同,同时也有助于纵向厘清这一段时期内乐官之长职能范围的变化,为研究乐官制度的沿革提供了部分资料。本文以三代至秦汉乐官之长的职能为研究对象,从三代至秦汉时
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但对于数据保护至今尚无法律作专门规定。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数据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对于数据流通中的数据财产利益保护虽有讨论,但很多问题至今未得到全面解答。数据纠纷的解决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两种路径,但由于既有法律体系本身有特定的立法语境与功能,无法完全适用,数据财产保护不够充分有效。现实需要与法律规范的脱轨,将难以应对日益
据国家发改委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想要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无法仅依靠家庭进行养老,而机构养老要求老年人改变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方式,难以得到老年群体的青睐,居家养老所提供的服务大多以家政服务为主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的养老需求。而社区养老既能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接受养老服务,还能满足老年人多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繁荣,艺术气息浓厚,唐王朝奉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王维的诗歌博采众长,撷取儒释道三家的精神气质。其中,禅宗思想贯穿了王维的一生,他逐渐经历了接触、修行、开悟三个阶段,在顿悟后,他的文学作品日臻成熟。“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句诗用在王维的禅诗上,是最恰当的写照。王维以禅宗“空”观观察世界万物,他所描绘的自然万物,每一片风景都是他心灵的观照。“空”也是
生与死是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生一切意义的依托和载体。早期人类对生充满着崇拜、对死弥漫着恐惧。随着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发展,到了殷商时期,由于原始宗教的产生,鬼神观念盛行,人类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偏重于宗教色彩,使生死认识更加神秘化。到了西周时期,神权政治学说的核心命题“以德配天”观念的出现,人们对生死的认识逐渐从神秘化转向道德化,即更加重视人类自身的道德问题,是人类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的具有标志性
宋代孟学史上,在“孟子升格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疑孟”、“非孟”等现象,亦是孟学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李觏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一生命运坎坷,虽然没能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却一直心怀苍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凭借渊博的学识成为了一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一般认为李觏是“非孟”派的代表人物,但通过对李觏生平经历及其著作的梳理研究发现,李觏本人在其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山海经》仅三万一千余字,却包举宇内,涵盖神话学、宗教学、历史学、美学、地理学、民俗学、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被称为中国上古典籍中的“奇书”。长期以来,关于《山海经》神话的美学研究大多集中于神话思维、审美意象等领域,而对它的神话叙事特性和审美意识特点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试以既有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山海经》典籍的文本细读,分析其背后的神话叙事特性和审美意识特性,力求对《山海经》神话的审
“传播”是影响新诗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新诗而言,从晚清到五四的媒介变革与受众变革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介,促进了新诗的流布,构成了这一文体成立的媒介基础。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改革则为新诗培养了读者群体,以新式学生为主的受众群构成了新诗成立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传播中,《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均为早期新诗提供了传播的平台。依托于这一开放的传播场域,新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