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对发展海岛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给海岛地区带来丰厚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使岛上资源环境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量旅游者的到来给生态系统脆弱的海岛地区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旅游者不文明的环境行为也严重破坏了海岛的环境。为此,研究者将旅游者行为与环境行为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海岛旅游者的环境行为教育这一课题,并构建海岛旅游者环境行为教育模式,该模式以海岛旅游为媒介,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旅游者的环境行为进行教育,这对于规范海岛旅游者环境行为,改善海岛生态环境,实现海岛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探索影响海岛旅游者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海岛旅游者环境行为教育模式,本文由环境行为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入手,探析影响旅游者环境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海岛旅游地特点,选取环境感知、环境态度、环境知识、环境道德感、环境教育、主观规范、情境因素、环境行为意图及环境行为九个研究变量,构建海岛旅游者的环境行为概念模型。选取大连市著名旅游型海岛——广鹿岛作为研究对象,对设计的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环境教育对海岛旅游者环境行为意图和环境行为影响最强,环境知识、主观规范、环境态度和环境道德感、情境因素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海岛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目前海岛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为依据,以实现海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海岛旅游者环境行为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以实现人与海洋、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以政府、环保组织、海岛景区管理员、导游员、海岛居民及海岛旅游者自身为教育实施者,在“游前”、“游中”、“游后”分别通过不同途径对海岛旅游者进行环境行为教育,旨在丰富海岛环境教育理论,为保护海岛地区生态环境,实现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