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免疫接种仍是IB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但IBV容易发生变异,出现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因此,疫苗对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存在差异。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常用的两种弱毒疫苗4/91和H120对当下流行基因型QX型毒株的保护效果有差异,但是其机理尚不清楚。本文拟用4/91和H120分别免疫鸡群,检测免疫后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局部气管黏膜免疫应答的差异,然后用QX型毒株A/CK/MeiShan/17株(简称MS株)进行攻毒,统计发病率和死亡率、观察组织病变、检测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攻毒毒株的病毒载量,以期揭示4/91和H120弱毒疫苗的差异保护的机理。本文分别构建了细胞免疫相关的三个基因(PFP、GAMA、IFN-γ)、内参基因(ACTB)和攻毒毒株检测基因1a(MS1a)的标准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五个标准曲线扩增效率(E)分别为1.95、2.00、1.97、2.01、2.03,并且各个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为1.00,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均为特异性单一峰;Real-time PCR的敏感性均是普通PCR的100倍;在模板浓度为10~2-10~7 copies/uL范围内,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良好。因此,五个标准曲线均可用于本试验的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本试验将1日龄SPF鸡随机分成4组(Ⅰ~Ⅳ),Ⅰ组和Ⅱ组每组35羽,分别免疫4/91和H120,7日龄首免,21日龄二免,35日龄攻毒MS株;Ⅲ组14羽,7日龄和21日龄均用PBS处理,35日龄攻毒MS株,为攻毒对照;Ⅳ组25羽,7日龄、21日龄和35日龄均用PBS处理,为空白对照。4个组分开隔离喂养。在21、28天和35天,Ⅰ、Ⅱ和Ⅳ组随机取5只鸡,先采血分离淋巴细胞和血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用细胞中和实验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滴度;然后对鸡安乐死,取气管,用PBS冲洗气管并回收气管冲洗液,并用ELISA方法检测气管冲洗液中SIgA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在二免后第7天即鸡28日龄时,4/91显著提高CD3~+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P<0.05);H120不能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而二免后第7天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打破机体原本的生理平衡状态。4/91和H120均能有效诱导体液免疫应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极显著高于未免疫组(P<0.01);在第28天,4/91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显著高于H120(P<0.05)。二免后,4/91和H120均能有效诱导局部黏膜免疫应答,SIgA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未免疫组(P<0.01),虽然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从整体水平上来看4/91诱导的局部黏膜免疫应答高于H120。35日龄时,Ⅰ、Ⅱ和Ⅲ组用QX型毒株MS株攻毒,连续观察10天,记录临床症状、统计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攻毒后第5天和10天分别记录组织病变并对气管出血和肾脏肿大评级打分,同时用已构建好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气管黏膜中CM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气管黏膜和肾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攻毒后结果显示:各组鸡群的临床保护率表现为Ⅰ组>Ⅱ组>Ⅲ组,气管和肾脏组织的病变程度、气管黏膜中CMI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和气管黏膜与肾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均表现为Ⅰ组<Ⅱ组<Ⅲ组。综上所述,4/91疫苗株与H120疫苗株相比,4/91疫苗株可刺激机体产生更高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水平,也更能降低当前流行的QX基因型毒株攻毒后的病变程度和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