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语音声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现代汉语九个方言代表点塞音的声学特性,并根据塞音的两个重要参量VOT和GAP建立了各个方言点和整体的塞音格局图,在分析各方言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汉语方言间塞音的共性规律。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介绍汉语方言塞音系统并综述辅音、塞音研究现状,阐述本文实验研究方案和过程。
第二章分析现代汉语方言塞音的浊音起始时间(VOT)。在分析比较中得出如下结论:从发音方法来看,送气塞音的VOT时长明显大于不送气塞音;在不送气塞音(包括单字组和双字组)中,比较明显地存在部位效应,即舌根塞音的VOT最长;汉语方言塞音的VOT长度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即汉语方言双字组后字塞音的VOT长度明显小于单字组塞音的VOT长度,这一现象在送气塞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送气塞音的标准差明显大于不送气塞音的标准差,由此可知,送气这一发音方法使得塞音VOT的长度具有一定灵活性。
第三章考察了现代汉语方言塞音闭塞段时长(GAP)。汉语九个方言点塞音的闭塞段时长的共性如下:一是送气塞音的闭塞段时长都短于不送气塞音:二是不送气双唇塞音的闭塞段时长最长。送气双唇塞音的闭塞段时长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送气情况下,塞音闭塞段时长的规律性较差。
第四章建立并比较了现代汉语方言塞音的声学格局。综合各方言点的塞音格局和汉语方言塞音的整体格局看,汉语方言塞音共性规律如下:汉语方言塞音格局具有音类聚集性特点,即相同类别的塞音总是分布在相近的区域,汉语各方言形成清送气塞音、清不送气塞音和浊不送气塞音三个聚合区;汉语方言塞音格局具有音类位置规律,不送气塞音的发音部位越是靠前越是倾向居于格局图主图的左上方,靠纵轴最近;送气塞音的发音部位越靠后更倾向居于格局图主图的右下方,清送气塞音聚合区的内部联系相对于不送气塞音来说略微松散;汉语方言塞音VOT和GAP存在相互补偿关系。
第五章介绍汉语方言塞音的常用参量音强。研究表明:音强与发音方法关系最为密切,主要表现为不送气音音强明显大于同部位的送气的音强;从发音部位来看,不送气舌根塞音的音强最小。但在送气塞音中,舌根塞音的音强明显增强,与双唇和舌尖塞音的音强不相上下。
第六章汇总本文研究结论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