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理论,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为理论根基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在我国民族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长春市虽然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但全市共有4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到25.2万人,占总人口3.3%;少数民族学校共计13所,占全市学校数的6%,其民族教育问题在民族散居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对于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教育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有效指导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工作。目前,以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为指导,研究一个城市尤其是民族散居地的民族教育的成果却比较匮乏,研究少数民族散居地的民族教育整体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更为微观的视角出发,力图从长春市民族教育问题中更细致地把握和理解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现实。同时,对众多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和民族地区及非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力争从中梳理出有关长春市民族教育的相关内容。长春市的民族教育最早开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由于历史原因,主要是满族教育。现如今,长春市民族教育主要由朝鲜族、回族、满族教育构成。长春市作为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通过对其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归纳和总结,深入分析长春市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民族学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民族教育与主流文化互动不足、民族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民族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脱节、民族教育内容单一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制定民族教育的目标、民族教育与主流文化交流互动、加快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联动、完善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双语教学等相应的解决路径。本文以长春市少数民族教育历史和现状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从中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在我国民族散居地区的发展路径,总结民族教育发展的经验、规律和联系,为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的深化并有效地开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