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边缘空间设计研究——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规模的扩大、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及校园空间发展的新趋势,使得高校边缘空间的功能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高校与城市联系的前沿地带,它已不仅仅是对校园空间的限定,还被赋予展示校园文化、风貌的功能,是学校与城市进行物质、信息交换的通道和纽带。但由于某些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高校边缘空间发展的滞后,其自身的空间与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因此进行高校边缘空间的规划设计就成为了必然。 本文的研究以城市设计、校园规划、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北京地区高校实例,探寻高校边缘空间设计的新思路。希冀通过将城市设计理论引入高校边缘空间设计的方法,为高校边缘空间的健康发展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文章首先从高校边缘空间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北京地区高校边缘空间大量的调研,提出当前高校边缘空间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指出对高校边缘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然后从空间关系、功能、社会价值等方面出发,对高校边缘空间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认知,同时对高校边缘空间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城市空间中各因素对高校边缘空间的作用。通过以上对高校边缘空间相关内容的分析研究,在确定高校边缘空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包括用地功能的整合、交通系统的组织、景观系统的构建、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塑造等四个方面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并结合不同地区高校边缘空间的优秀设计实例对方法进行实证说明。 高校与城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而前进着。城市促进高校的发展,高校推动城市的繁荣。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高校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以及科学的校园整体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大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校园建设速度加快,节能需求与生态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
旅游环境建设是关系一个旅游地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旅游环境建设的科学规划.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的研究基础
历史建筑保护法规是从保护学理转化到保护实践的关键。本研究选择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区--上海,香港,台湾--的历史建筑保护法规作为研究文本,围绕三地建筑遗产在保护法规层面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历史街区的课题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小鱼山历史街区是青岛老
炎热的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直接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室内过热或严重增加空调制冷负荷的主要原因。遮阳是夏季隔热最有效的措施,是夏季降低空调能耗的重要手段,也是避免阳光射
本论文是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大城市环境作为研究范围,以“精明增长理论”、“分布式城市理论”以及“设计事理学”等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比
学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针对传统建筑研究的兴起,民居研究越来越注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本文以移民的角度来研究复杂条件影响下的两湖民居。全文通过对湘鄂交界地区民居大量的
《大上海计划》(the Greater Shanghai Plan)是近代上海最早,也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都市计划,对于都市计划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上海计划》及之后系列都市计划的实
城市色彩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而当今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城市色彩问题。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提高,迫切的需要对城市色彩乱象进行治理,因此近几年的关于城市色彩的研究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此次地震中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部分城镇和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   灾后重建面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