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学的规模、层次、结构、控制经济资源的数量和影响社会的能力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入社会的中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后勤保障工作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远远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后勤工作进行社会化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多种运作模式,但是,离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目前进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只是在管理方式和操作模式上一种优化和改良,只是学校在后勤工作中按照企业运营的一种模拟,管理的主体依然是高校,兼有教育属性和企业属性的高校后勤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发展战略如何?采取什么实施方案来实现?都还不明确。 作者具有从事十多年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经验,又经过两年MBA专业理论的学习,深感有责任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与专家探讨的方法,确定高校后勤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定义,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改革范围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通过对山东省高校后勤的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制定山东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战略,因为,高校后勤工作具有“小社会”性-内容多、行业广、操作复杂,所以此发展战略应为以SO战略为主,同时借鉴ST战略、WO战略和WT战略优点的一种组合战略,即利用优越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以高校后勤为主体注册公司,成立法人,优化组织结构,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做好高校的后勤保障工作。通过对国内外的高校后勤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公司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制定出山东省高校后勤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作者注重解决后勤公司成立时的资金问题、资产问题,并提出零租息资金、后勤职工剥离政策补贴金、零租金资产的新概念,在关键问题-人的解决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后勤业务的改革,对于后勤主体的人,应当首先提供优越的政策,并采取内退、转岗、剥离等多种人性化方式解决,在公司监督机制上增加高校后勤工作管理委员会,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