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6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开始增加,债券违约总量不断增长,违约债券种类不断增多,发生违约事件的区域不断扩大,债券违约主体所在行业不断蔓延,违约主体的企业属性不断丰富,债务融资成本也在逐步上升,债券发行利差走阔。随着航线的不断拓展和老旧飞机的更新换代,各大航空公司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负债规模也不断扩大,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融资风险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本文选择以东方航空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航空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本文以MM理论、优序融资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企业预警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风险识别——风险成因分析——风险控制为逻辑主线,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东方航空融资现状及风险表现类型,分析了东方航空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融资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首先,本文从航空业的发展现状和资本结构、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等选题背景入手,并对国内外关于航空融资、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本文对融资风险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陈述MM理论、优序融资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企业预警理论等理论,为本文后续案例分析奠定基础。再次,本文以东方航空2012年—2016年财务报告及其他历史数据为基础,简要介绍公司概况;通过对东方航空融资结构以及融资来源的分析,阐述东方航空目前的融资管理现状;并运用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详细论述了东方航空融资风险表现类型。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东方航空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其中,外部原因包括: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人民币升值、利率上涨、预期现金流入和资产流动性不足。内部原因包括:资产规模快速扩大、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期限结构不当。最后,本文针对东方航空融资风险的管理现状与产生原因,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融资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利用金融工具防范市场风险;合理安排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优化资本结构,增加内源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短期负债比重;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融资风险预警机制。本文通过对东方航空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并深入的剖析,为东方航空建立科学合理的融资风险评估体系奠定了基础,丰富了民用航空企业融资风险理论;为促进东方航空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融资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也为民用航空企业加强自身风险控制提供借鉴,推进了融资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