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医、哈萨克医医院护士相关知识认知现状,探讨民族医医院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认知需求及现状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民族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及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自制调查表,(民族医专科医院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民族医专科医院护理人员民族医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表),于2011年3月~8月对新疆地区4家二级及以上民族医医院25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9名维吾尔医护理人员中,中专学历的占60.7%,本科学历仅有5.6%;39名哈萨克医护理人员中,中专学历占84.6%,无本科学历者。民族医医院护理人员,学历教育期间近50%的维吾尔医护士和哈萨克医护士参加过民族医相关知识的培训,但其中近80%的人员学习培训时数低于10学时;仍有13.6%的维吾尔医护理人员、53.8%的哈萨克医护理人员从未接受岗前培训。258名被调查者当中,82.8%的民族医护理人员非常希望参加民族医知识培训,3.9%的人员完全不希望参加;在希望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中,48.8%的人员选择全脱产培训方式,3.2%选择自学;在培训老师的选项中,61.4%选择民族医护理老师,3.1%选择外请专家;结论:1)民族医护理人员大多数工作年限较短。这种年龄较轻,护龄较短的护士可能对其工作角色和对服务对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有时能在实践中运用一些新技巧、新方法,但其临床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可能会影响民族医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2)虽有硕士学历,但本科学历仍然较少。提高民族医临床护士学历,培养一定比例的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护士,职称高、中、初级的合理搭配,对促进民族医护理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民族医护士结构呈年轻化、职称低、工作年限短的趋势。这可能与民族医护士第一学历较低有关,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民族医护士的学历水平,才能改善民族医护士的职称结构,才能对年轻民族医护士进行有效“传、帮、带”。4)维吾尔医护士接受过民族医护理理论岗前培训率优于哈萨克医护士,因此、策划培训项目时单位要根据基层维吾尔医、哈萨克医护理人员的现状及需求,有侧重地进行设计培训项目。基层哈萨克医护士培训可以借鉴自治区二级及以上维吾尔医院护士岗位培训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实施培训。5)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单位应结合本地多民族聚居和农牧民生活习惯的不同特点,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加快新疆地区民族医的发展,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民族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力扶持民族医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