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及颈椎管狭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颈椎不稳是指在生理载荷下,颈椎无法维持各脊柱功能单位的正常相对位置,出现异常活动和形变,常会压迫脊髓和激惹脊神经根,产生四肢麻木、颈部不适等症状,也可能刺激周围组织中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头晕、心悸、眼涩、耳鸣等交感神经紊乱症状。常见的病因有创伤、退行性变、先天畸形、肿瘤等。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重,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在临床中逐渐呈多发趋势,但相关生物力学原理仍不是十分清楚,进一步明确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有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工程力学领域计算航空器的结构强度,在1972年首次引入生物力学领域。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完善和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进步,有限元方法已在几乎所有的生物力学领域得到充分利用。在近50年的发展中,有限元模型从简单的二维模型发展成复杂的三维模型,从简单的线性参数发展为更仿真的非线性模型,从单纯的骨性模型,发展到如今可以包括相关的肌肉、韧带、脊髓等组织均可以被模拟。对比传统的尸体、动物等实验模型,有限元分析法优点非常显著,其可重复性极高,可在同一模型上反复实验;准确的表达模拟复杂的几何外形;非常便捷的修改属性参数,分别模拟分别某结构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后处理里中在不破坏模型的前提下,可以精准高效的提取任意点的位移、旋转、应力变化等相关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有限元方法重建下颈椎模型,并分析韧带、椎间盘等结构退变对于下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椎间隙降低是否会降低椎间孔通过能力以及椎管狭窄伴发下颈椎不稳相关脊髓压迫研究,为预防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协助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志愿者进行颈部螺旋CT扫描,以获得的影像资料重建下颈椎三维模型,依据文献资料设置材料属性、约束、接触作用等,并对模型施加扭矩,将测得活动度与体外力学实验作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第二部分:调整韧带、髓核、纤维基质、纤维环材料参数及降低椎间盘高度,模拟上述结构退变,并通过数据对比,研究颈椎退变对于生物力学的影响。第三部分:降低C56节段椎间隙降低1/3和2/3模型,探讨椎间隙高度降低对于椎间孔通过能力的削弱作用。第四部分:对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模型进行修改,缩小C56节段对应椎管前后径,并施加边界条件使C56节段发生过度滑移及旋转,观察脊髓是否在活动过程中受压。结果:第一部分:建立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共含有结点60435个,单元153155个,其中六面体单元(C3D6)56950个,四面体单元(C3D4)95950个,衍架单元(T3D2)255个。使用与体外力学实验相同的边界条件及载荷,测量ROM与文献中的报道作对比,结果两者结果趋势基本相同,数据吻合度高,验证模型可模拟下颈椎结构的运动活动,结果精确,可用于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第二部分:(1)韧带退变后,颈椎各节段ROM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尤以前屈和侧倾时增大明显(P<0.01),而旋转时ROM变化增大不明显(P>0.05)。终板、髓核、纤维环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表现出与ROM变化类似的趋势,前屈及后伸运动中各节段的髓核、纤维环、终板应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侧倾中各节段髓核应力增大(P<0.05),而旋转时各结构应力基本无变化。在模拟颈椎间盘三度退变的模型中,因有椎间隙高度丢失,出现颈椎曲度变直。(2)椎间盘退变模型在前屈运动中,随退变加重各节段活动度逐步降低(P<0.05),后伸运动时正常模型和一级退变的活动度基本相同(P>0.05),一级退变到二级退变时活动活动度下降非常明显(P<0.05),二级退变到三级退变活动度变化不大(P>0.05)。旋转运动和侧弯运动下的活动度变化基本类似,在各级别退变中ROM均有缩小(P<0.05),而在二度转变为三度退变后,即椎间隙高度降低后活动度下降明显。髓核应力分布在各程度退变之间差异明显(P<0.05),正常结构时应力最小,一级退变时应力最大,并出现了应力再分布,C34椎间盘髓核应力集中。纤维环应力在旋转运动并没有随退变程度加重出现波动(P>0.05),只是高峰出现在不同的节段,其他运动中多表现为随退变程度升高而应力降低(P<0.05)。终板应力在前屈运动中表现为随退变程度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后伸运动中在三级退变中C56节段出现高峰,其他级别退变应力无明显差异(P>0.05)。侧倾和旋转运动中随退变程度升高,应力均有增大(P<0.05),旋转运动的应力高峰出现在C2-C4节段。第三部分:椎间隙的丢失会导致椎间孔内径减小,造成椎间孔狭窄的发生。在正常椎间隙模型中,颈椎前屈活动可增大椎间孔最小内径,后伸运动中椎间孔减小。旋转运动中,作为旋转轴一侧(顺时针为右侧)的椎间孔减小,另一椎间孔增大。侧弯运动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本侧(左倾时为右侧)椎间孔增大,弯侧椎间孔减小。椎间隙高度丢失模型中,多数运动对于椎间孔造成的影响与正常椎间隙模型中类似。退变模型(降低1/3和2/3)在侧弯运动中弯侧椎间孔椎间孔面积变化不大,可能与椎间隙降低后下位小关节顶端已与上位小关节和横突发生接触,缺少进一步压缩空间有关。第四部分:通过在椎间盘后表面应用可控软组织膨胀技术和椎板内侧生长网格,造成椎管内径降低,成功建立了轻度(1MM)和重度(2MM)颈椎管狭窄模型。在重度颈椎管狭窄组中的前后平移及前向弯曲中均出现了脊髓模型和增生骨赘或突出间盘之间的接触压迫。结论:(1)本研究通过CT扫描数据,成功的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外形精准,网格划分细致,材料属性真实可靠,经验证模型可以应用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2)椎间盘的退变导致的椎间盘高度降低可直接导致颈椎曲度的改变。日常生活应避免颈部长时间过度前屈,颈前路手术中也应注意合理选择内植物/植骨块的高度,尽量恢复正常的椎间隙高度,维持正常生理曲度。下颈椎退行性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结构的变化相互促进或相互抵消,某个结构的强度降低需要其他结构增大负荷来维持颈椎的稳定。(3)保持椎间隙高度对于维持椎间神经根管通畅、预防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重要意义,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中不仅应对椎间孔进行彻底充分的减压,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Cage型号,适当的撑高椎间隙,扩大神经根管面积,为颈神经根提供充足通行空间,防止术后该节段继续退变后神经根再次受压。(4)颈椎管狭窄可以加重下颈椎不稳时椎间过度活动对于脊髓的压迫刺激,即在较小的滑移和旋转时即可发生脊髓压迫,临床中应对此类动态压迫提高警惕,动态MRI可协助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发病部位在大肠,显示出复发和缓解的病程。它是一个复杂并且令人担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流行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更糟糕的是,大约有15%的UC患者对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不应答,必须接受结肠切除术。然而,U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UC的
目的: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中国是肺癌大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之首,疾病负担沉重。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是一种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约80~85%左右。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不断发展,NSCLC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鉴定新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标志物,更深
目的:纵观全球,肺癌新发病例和病亡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尽管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肺癌患病风险的宣传和防控、采用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先进的治疗手段,但肺癌的发生率以及致死率仍然是目前排名前列的癌种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高发的病理组织类型,部分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发生转移,致使肺癌5年的生存率相对低。因此,早诊早治是挽救NSCLC患者生命最有用的手段之一。有效识别NSCLC的潜在预后生物标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140万女性发生乳腺癌,约46万女性死于乳腺癌。手术切除乳腺癌病灶,并辅助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使乳腺癌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在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往往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仍然不乐观。因此,寻求新的生物标记物和靶向治疗点,可以为提
目的:免疫治疗是近10年来肺癌治疗的一大突破,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获批应用于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为晚期肺部肿瘤患者带来了曙光。其作用机制在于唤醒免疫微环境中被封锁的淋巴细胞,发挥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然而尽管其疗效显著,部分患者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免疫治疗的有效率仅约20-40%。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细胞活力下降,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再次被封锁。因此,对于肺癌的治疗
目的: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病例的75%-85%)和肝内胆管癌(占病例的10%-15%)和其他罕见类型。每年大约有841,000例新病例,和782,000例死亡。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2到3倍。绝经后女性的HCC发生率增加,而雌激素治疗可以抑制这种现象。HCC女性的预后优于男性。目前,仅索拉非尼和Lenva
目的:声创伤是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声创伤诱导听觉通路神经元活动的可塑性变化,特别是,在听觉通路的不同水平,经常观察到自发活动的异常增加,而这种异常活动被认为是耳鸣发生的基础。声创伤后的这种可塑性变化被认为与神经回路中兴奋和抑制平衡的改变有关。在耳蜗背核、下丘、内侧膝状体和听皮层,声创伤被证明可以改变突触抑制。并且研究证明,在这些结构中,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被破坏。然而,关于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涉及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但哮喘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气道上皮细胞在肺内环境及外部环境之间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层。气道上皮细胞是气道的第一道屏障,通过纤毛摆动,释放抗微生物肽,趋化因子,细胞因子,招募并激活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病原体。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后通过加强促炎活性,释放生长因子等参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多项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气道上皮细胞自噬水平增高的,E-
目的:一直以来,肺癌因其高发率,高转移率,高耐药性等特点而成为人类肿瘤相关致死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脑转移肿瘤类型之一。尽管近年来对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患者的生存状况仍不乐观,尤其是伴随着肺癌细胞的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由于肺癌自身的异质性以及脑内特有微环境,使得几乎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对于脑转移肿瘤均没有良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表现出一系列
目的:本研究是临床神经外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以人为研究对象,以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为切入点,以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为研究模型,通过对比、分析:1、视交叉受压解除后短期内,病人静息态脑电特征的变化,及其与视觉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2、由视交叉长期受压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病人的静息态脑电特征,及其与视觉功能之间的关系;3、单侧听神经瘤病人的静息态脑电特征,病灶侧与病灶对侧脑电特征的差异,及其与听觉功能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