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病例的75%-85%)和肝内胆管癌(占病例的10%-15%)和其他罕见类型。每年大约有841,000例新病例,和782,000例死亡。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2到3倍。绝经后女性的HCC发生率增加,而雌激素治疗可以抑制这种现象。HCC女性的预后优于男性。目前,仅索拉非尼和Lenva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701102,81872015,819028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病例的75%-85%)和肝内胆管癌(占病例的10%-15%)和其他罕见类型。每年大约有841,000例新病例,和782,000例死亡。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2到3倍。绝经后女性的HCC发生率增加,而雌激素治疗可以抑制这种现象。HCC女性的预后优于男性。目前,仅索拉非尼和Lenvatinib被批准用于一线药物治疗未切除的晚期HCC,但只能产生一定的生存获益。因此,需要确定新的治疗靶点以改善目前的肝癌治疗水平。以前的研究表明,ERα属于类固醇激素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配体和转录辅调节因子形成复合物结合到靶基因的反应元件上,改变染色体结构等机制调节基因转录。这预示着新的ERα的辅调节因子或者调控ERα自身翻译后修饰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肝细胞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新靶点。我们课题组的早期研究报道了MOF与ERα结合在子宫内膜癌中发挥抑癌作用。已有研究发现,MOF作为重要的组蛋白H4K16乙酰转移酶,在大部分原发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抑癌功能。同时除了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外,MOF还可以乙酰化某些非组蛋白,例如P53,FASN,LSD1、No RC和IRF3.过去的研究表明,MOF在肝细胞癌中低表达。MOF低表达预后差。但是MOF如何发挥抑癌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MOF稳定ERα蛋白以及作为ERα的辅调节因子在HC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MOF与HCC发生发展的关联,有望为HC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新靶点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MOF对肝细胞肝癌临床患者的预后的影响以及m 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临床标本中MOF在145例肝细胞肝癌及48例邻近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33对配对肝细胞肝癌及癌旁中MOF和ERα的表达趋势。2、利用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明确MOF与ERα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MOF过表达或敲减对ERα的m RNA和蛋白的影响。3、利用乙酰化修饰实验方法检测MOF过表达或敲减以及MOF乙酰转移酶抑制剂MG149对ERα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利用泛素化修饰实验方法检测MOF过表达或敲减以及MOF突变质粒对ERα泛素化水平的影响。4、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索MOF过表达或敲减对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ERα下游靶基因是否受MOF调控;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 IP)验证ERα与MOF是否共同招募到ERα靶基因的反应元件ERE上。5、利用克隆形成,细胞增值,迁移和侵袭实验探究MOF对肝细胞肝癌细胞系的生物学功能。6、利用小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MOF与肝细胞肝癌增殖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证实MOF表达越高,肝细胞肝癌临床患者的预后越好;MOF在肝细胞肝癌中的m 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临床标本的分化程度越高,MOF表达越高;MOF和ERα的表达在新鲜肝癌组织样本中是降低的,并且存在正相关关系。2、MOF与ERα在肝细胞肝癌细胞系中存在相互作用;MOF和ERα在细胞中存在共定位,主要共定位于细胞核;MOF过表达增加ERα的蛋白稳定性。3、MOF在K266,K268,K299位点乙酰化ERα;MOF乙酰转移酶抑制剂MG149抑制ERα蛋白稳定性;MOF过表达或敲减可以抑制或促进ERα泛素化水平。4、MOF上调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MOF上调ERα下游内源靶基因(SHP和SMAD7)的调控;ERα与MOF可以共同招募到ERα靶基因SMAD7的反应元件EREIII上。5、MOF抑制肝细胞肝癌细胞系的生长,迁移,侵袭和脂滴形成。6、MOF抑制肝细胞肝癌的体内增殖。结论:1、HCC组织中MOF低表达且与ERα存在正相关关系。2、MOF与ERα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MOF稳定ERα蛋白但不影响ERα的m RNA水平。3、MOF通过在K266,268,299位点乙酰化ERα进而抑制ERα的多泛素化水平。4、MOF上调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上调内源ERα靶基因的m RNA和蛋白水平。5、MOF抑制肝细胞肝癌的细胞生长,部分依赖于ERα;MOF抑制肝细胞肝癌的细胞迁移和侵袭。6、MOF在体内抑制肝细胞肝癌的细胞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及老年人群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严重RSV感染可导致患者出现喘鸣、紫绀、呼吸困难等哮喘样症状甚至诱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究其原因与RSV感染诱导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有关。肺组织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具有堪比T
目的:疟疾是疟原虫经按蚊传播引起的感染性寄生虫疾病,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传统的消除疟疾措施均存在局限性,部分地区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有所上升。确立新的疟疾防控策略,加快疟疾的消除步伐,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重要的问题,疟疾传播阻断疫苗(transmission-blocking vaccines,TBVs)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传播阻断疫苗TBVs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疟原虫有性生殖阶
目的: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化疗药物是通过使肿瘤细胞DNA损伤或抑制有丝分裂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1]。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一些肿瘤细胞适应这类DNA损伤时即产生化疗敏感性的降低[2]。肿瘤化疗耐药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降低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细胞凋亡是以DNA断裂、核固缩、细胞皱缩和质膜出泡为特征的细胞应激反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化疗药物发挥抗肿瘤作
研究背景和目的:子宫颈恶性肿瘤作为妇科第一位和女性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全球新发病例569,847例,因该病死亡311,365例,其中8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1]。目前子宫颈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放疗,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子宫颈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筛查获得早期诊断,常见的病理类型鳞癌和腺癌对放、化疗敏感,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的2年内发生复发和转移的
目的: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所致,对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虫媒传染病。由于疟原虫在人与蚊双宿主之间传播的复杂特性,疟疾的治疗和预防同样面临着众多挑战。2020年世界疟疾报告中显示,2019年现存约2.29亿疟疾感染病例,40.9万死亡病例。疫苗,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传染病的生物制品,近年来在疟疾中已有长足发展。红前期疫苗,红内期疫苗和传播阻断疫苗是目前国际上研究较为广泛的三种疟疾疫苗,其中传播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发病部位在大肠,显示出复发和缓解的病程。它是一个复杂并且令人担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流行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更糟糕的是,大约有15%的UC患者对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不应答,必须接受结肠切除术。然而,U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UC的
目的: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中国是肺癌大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之首,疾病负担沉重。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是一种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约80~85%左右。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不断发展,NSCLC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鉴定新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标志物,更深
目的:纵观全球,肺癌新发病例和病亡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尽管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肺癌患病风险的宣传和防控、采用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先进的治疗手段,但肺癌的发生率以及致死率仍然是目前排名前列的癌种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高发的病理组织类型,部分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发生转移,致使肺癌5年的生存率相对低。因此,早诊早治是挽救NSCLC患者生命最有用的手段之一。有效识别NSCLC的潜在预后生物标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140万女性发生乳腺癌,约46万女性死于乳腺癌。手术切除乳腺癌病灶,并辅助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使乳腺癌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在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往往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仍然不乐观。因此,寻求新的生物标记物和靶向治疗点,可以为提
目的:免疫治疗是近10年来肺癌治疗的一大突破,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获批应用于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为晚期肺部肿瘤患者带来了曙光。其作用机制在于唤醒免疫微环境中被封锁的淋巴细胞,发挥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然而尽管其疗效显著,部分患者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免疫治疗的有效率仅约20-40%。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细胞活力下降,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再次被封锁。因此,对于肺癌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