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汉朝承接战国和秦朝文统,继续发展散文这一文体,推动了地理散文的出现,并延续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汉时期枚乘、司马相如等人学习《楚辞》,创制出散体大赋这一文体,其中有着大量对西汉地理形势、山川资源的罗列,可以称之为地理赋。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作家学习两汉时期的创作方式,将地理赋的这种创作方法发扬到碑铭、书信、序等文体中,因此统称其为地理文学作品。汉魏六朝时期方志的数量众多,据王毓蔺先生统计,计有全国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朝承接战国和秦朝文统,继续发展散文这一文体,推动了地理散文的出现,并延续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汉时期枚乘、司马相如等人学习《楚辞》,创制出散体大赋这一文体,其中有着大量对西汉地理形势、山川资源的罗列,可以称之为地理赋。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作家学习两汉时期的创作方式,将地理赋的这种创作方法发扬到碑铭、书信、序等文体中,因此统称其为地理文学作品。汉魏六朝时期方志的数量众多,据王毓蔺先生统计,计有全国总志51种,分省志219种(其中通志123种,府县志96种),共计270种。(1)按种类分,可分为“耆旧传”,如《东莱耆旧传》、《陈留耆旧传》等;“先贤传”,如《鲁国先贤传》、《吴先贤传》等;“风俗记”,如《关东风俗记》等;“山水记”,如《宜都山水记》、《湘中山水记》等;“地记”,如《吴地记》、《齐地记》等各种。然而这一时期的方志大多散佚,现存者稀少,后人仅能窥得只言片语。尽管这一时期方志大多散佚,我们还是可以从现存的方志中看出它与地理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对现有的地理文学作品进行研究,还可以补充汉魏六朝部分散佚方志的内容。综上,本文以汉魏六朝地理文学作品中的“方志性”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它的产生源流和背景,其与方志的区别,以及它本身的文学风格。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厘清本文的研究对象——地理文学作品,将其概念阐释清楚。并对目前学界地理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列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一章研究汉魏六朝地理文学作品中“方志性”的产生背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探究《禹贡》、《战国策》、《史记》、《汉书·地理志》、《越绝书》与《华阳国志》对地理文学作品产生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禹贡》和《战国策》为地理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最早范例和原始材料;《史记·货殖列传》等章节进一步影响了地理文学作品“方志性”的体现,并且《史记》所处的西汉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散体大赋的创作,影响了地理文学作品的发展;《汉书·地理志》则进一步为地理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其囊括的汉朝地理情况使得地理文学作品的创作更加贴近现实,凸显其“方志性”;《越绝书》与《华阳国志》这两部最早的方志作品影响了地理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使其带上了重现实、观风俗等艺术特点。第二章将地理文学作品和方志进行全方位对比,分辨地理文学作品和方志中相似和不同之处,将二者区分开来。在书写方式上,地理文学作品和方志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方志写作讲究“述而不论”,地理文学作品则是“述论并行”;在内容安排上,方志追求的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展示,而地理文学作品则有所侧重,或以地理、物产为主,或以自然风光为主,根据作家需要而进行选择;写作目的上,方志更多是作为工具书,供统治者施政翻阅,而地理文学作品则用以表达政治诉求或抒发个人情志。力求全方位区分方志和地理文学作品,在相似与不同中体现地理文学作品的“方志性”。第三章则研究地理文学作品“方志性”的具体表现,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着手。思想内容上,分别论述其时空性、广泛性,体现其作为文学所具有的深刻内涵;艺术风格上,着重体现其重现实、明致用的功能性,这一点与方志相似而不相同,充分体现地理文学作品的“方志性”。结语总结地理文学作品“方志性”的独特风格,概述它是如何在时代变化中发展演变的,并探究其在汉魏六朝整体文学风气中的独特性以及它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和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问题,氢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氢气的制备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电解水制氢不依赖化石燃料且可利用过剩的太阳能、风能和电能驱动,被广泛研究。然而,不论是光解水还是电解水均需要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使得水分解反应高效且经济。基于此,文中总结了近几年来过渡金属磷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硒化物和硫化物在析氢方面的报道,展望了水电解
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便是人类活动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之一。PAHs具有致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物累积特性,对人类以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岩溶区可溶性岩广布,溶蚀作用强,地表支离破碎、土层稀薄,地下管道、裂隙发育,形成“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特殊格局。特殊的空间结构导致污染物在岩溶系统中易
针对高旋制导炮弹高转速导致控制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船尾装置进行弹体减旋控制的制导炮弹外形,减旋船尾的轴承装置与前部舱段采用非硬连接方式,能够保证弹体出膛后达到船尾减旋效果。对弹体的气动外形进行物理建模,使用GAMBIT进行非结构化网格划分,通过FLUENT软件在Spalart-Allmaras模型的基础上对非硬连接减旋船尾的制导炮弹进行气动特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500次迭代完成后,随着
岩溶槽谷区作为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近些年随着各种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弃耕地。弃耕地撂荒后在次生演替过程中不再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上覆植被、管理方式等因子发生显著变化,势必导致土壤各项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然而以往对于岩溶区土壤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对比,缺乏对弃耕地土壤质量在次生演替过程的不同时间阶段之间的动
木材来源于树木茎干的次生生长。形成层细胞经过增殖、向木质部分化、次生细胞壁沉积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等一系列细胞学过程,最终形成木材。因此,阐明形成层的建立及活性维持的机制对木材形成至关重要。转录因子和植物激素信号已被发现对形成层的发育具有关键调控作用。赤霉素信号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外施赤霉素显著促进杨树形成层细胞的增殖活动,表明赤霉素对于形成层活性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然而,目前赤霉素调控形成层活性的分子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已成为我国高发疾病,防控形势严峻,现有医疗资源有限,无法顾及轻度和中度的AIS患者,所以亟需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康复模式。目前,AIS运动疗法无法有效开展的原因包括医疗资源有限、患者及其家属重视程度不够、公共体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现有AIS治疗复合型人才缺失等。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提出以体医融合模式为主
疾病作为人类的生活体验,早早地进入了文学书写的视野。汉末连年战争与自然灾害,甚至发生了多次瘟疫。魏晋时代小说呈现出“柔弱”的气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疾病的影响,因而改写了志怪小说的风貌。恰逢佛教的传入及本土道教的兴起,为志怪小说疾病书写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土壤。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不只是对时人身心状况的反映,更与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历史和文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开始走向自觉,
郭沫若作为现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代大师,其诗歌成就令人赞叹,除诗人身份之外,作为戏剧家的郭沫若同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屈原》《虎符》《高渐离》等。作为郭沫若大型史剧的第一部,《棠棣之花》或许远不如其他几个剧作有名,但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光芒。五幕史剧《棠棣之花》是郭沫若在参考《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等史书记载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重要剧作,全剧分为“聂母墓前”“濮阳桥畔”“东孟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