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乡村建设再次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教育由于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但既有的研究成果多从国家教育政策或政府的宏观规划出发,很少从乡村的实际情况、乡民自身的教育需求出发来研究乡村教育。本文以华北南部一个名为李村的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采用民族志的写法,描述了作为乡村教育代表的李村学校在近二十年来由初建、繁荣,逐渐走向衰落的过程,尝试为村落中学校与教育的变迁提供一个微观的个案图景。在现代化的发展之中,作为乡村中传递知识的主要场所,李村学校并没有日益繁荣,反而日渐衰落。这种衰落并非一蹴而就的,是多种原因相互交织,慢慢衍变而成的,比如计划生育导致的学龄儿童减少、师资力量的弱化、村民对于教育的失望、撤点并校的国家政策等等,在家庭、学校、村落、政府各种合力之下,乡村学校日益衰落,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作为一种外来的社会组织,当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流动功能日益凝固,滋养乡村孩子的乡土文化开始瓦解时,无论是催生模式下的教育方式还是移植模式下的教育方式都不能完全适应乡村的发展。乡村教育必须重新定位,既要为乡村孩子寻求置身乡土社会的精神之根,又要为整个社会、为全体孩子生命的发展谋求置身现代性之中的精神根基。建立一种融合城乡优秀文化,与城市教育“和”而“不同”的新型乡村教育模式,或许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但这条路径能否实现,乡村教育能否真正发展起来,还取决于乡村教育能否在现代体系中获得一个自由和理性的空间,国家和社会能否提供足够的资源。乡村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