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槽突裂植骨是目前修复牙槽突裂缺损的最常见方法,然而临床上移植骨段的吸收常导致治疗的不稳定,造成移植骨吸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植骨区缺乏有效的功能性刺激。植骨术后的扩弓是种不错的力诱导方法,但扩弓过程中产生的张力刺激对移植骨骨改建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利用CT评价扩弓对犬牙槽突裂植骨区的影响,初步了解张力环境中移植骨的骨改建特征,为临床上减少植骨术后移植骨的吸收,提高其稳定性提供一些线索。
第一部分、犬牙槽突裂修复术后植骨区的研究
目的:探讨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改建规律及吸收特点。
方法:选取24周龄雄性Beagle犬两只,去除第二第三切牙人工形成宽10mm的单侧牙槽突裂并保留鼻底粘膜同期行自体髂骨移植。术后4、8、16周进行螺旋CT扫描,分析植入骨骨桥的位置并评价剩余骨量的变化。
结果:术后8周骨桥主要集中于接近裂隙缺损的中央偏向后上方鼻底的位置,在牙槽嵴前段没有分布。术后16周与术后8周相比骨桥的分布基本不变。两犬术后植入骨骨量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术后第4周剩余骨量分别占植入骨总量的38.90%和52.11%,术后第8周剩余骨量分别占植入骨总量的33.41%和42.39%,术后第16周剩余骨量分别占32.53%和48.09%。
结论: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早期植入骨的吸收明显,后期逐渐趋于稳定。
第二部分、扩弓对植骨区骨改建影响的CT研究
目的:探索扩弓对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影响。
方法:选用24周龄Beagle犬4只,建立单侧牙槽突裂植骨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植骨术后8周安装扩弓器,扩弓4周、保持4周,对照组不做处理。所有动物于植骨术后8周、16周进行螺旋CT扫描,评价植入骨骨量的变化。
结果:实验组两犬扩弓后骨量分别增加9.43%和7.29%,植骨区中段增加的量多于两端;对照组骨量分别减少0.88%和4.30%。
结论:扩弓有利于减少牙槽突裂植骨区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