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性耦合射频等离子体中电子动力学过程的先进PIC/MCC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s,CCPs)在刻蚀、沉积、溅射等微电子工艺中具有重要应用,相关的工艺对等离子体参数有不同的要求。如刻蚀中要求几百甚至上千电子伏的高能量的离子轰击以形成陡直的刻蚀槽形貌,而沉积工艺中过高的离子能量则会造成表面材料的损伤。同时,相关工艺中均要求较高的离子通量和等离子体均匀性,以实现良好的工艺效率并达到大面积处理的目的。射频CCP中电子与时空变化的电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吸收功率直接影响电子的能量分布,进而影响激发、电离等碰撞过程,最终决定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中性自由基等的产生速率以及带电粒子在表面的通量及能量分布等。因此,基于不同放电条件,尤其是在接近工业应用的射频CCP条件下深入研究电子动力学过程,包括电子加热模式的建立、电子与射频鞘层及极板表面材料相互作用过程、外加磁场在不同气体放电中对电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等,都是非常必要的,深刻理解这些物理过程可以为实际工艺提供指导。粒子模拟耦合蒙特卡洛(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PIC/MCC)方法基于很少的假设,可以相对准确描述等离子体的动力学行为。然而由于其计算量巨大,之前关于射频CCP的PIC/MCC模拟多采用一维模型,因此只能模拟几何对称腔室中的放电情况,而实际工业CCP极板均为几何非对称,对放电特性影响显著,偏离对称体系情况。对于电子和离子在极板表面诱导二次电子发射这一重要物理过程,相关模拟多采用非常简化的处理方式,即假设离子诱导二次电子发射的系数为常数,而电子与表面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仅考虑其弹性反射过程,且设定弹性反射系数为常数。相关实验证明电极表面离子诱导二次电子发射、电子弹性反射、非弹性反射、电子诱导二次电子发射等过程均对放电过程有重要影响,且这些表面过程的系数均与腔室材料以及入射粒子的能量有关,模拟中采用简化的方法处理这些表面过程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放电存在很大的偏差。除此之外,之前的研究工作多基于单原子电正性气体,对工业中广泛采用的电负性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关于磁化等离子体的研究,相关电负性气体的报道非常少。综上,本文采用更为先进的PIC/MCC模型,即GPU加速的二维PIC/MCC模型研究几何非对称腔室,即接地电极面积大于驱动电极面积的腔室中的电子动力学特性。为了考虑二次电子发射在放电中的作用,模拟中采用依赖于电极材料和入射粒子能量的离子及电子在电极表面诱导二次电子发射的模型。此外,本文对电负性气体放电尤其是磁化电负性气体中放电参数对电子加热模式的影响及不同放电模式下的等离子体特性进行探索。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微电子工业中常见的低温等离子体源,并重点介绍了CCP中的电子加热机制、几种常见的调控CCP的方法和影响CCP特性的主要外部参数,最后对几种研究CCP的模拟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本文研究中所用到的模型和模拟方法,包括一维及GPU加速的二维PIC/MCC模型,依赖入射能量和表面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模型以及基于玻尔兹曼公式的电场产生模型。本文第三章利用GPU加速的二维PIC/MCC模型研究非对称电极结构对氩气放电中电子加热、带电粒子通量能量分布等的影响。为了更接近工业CCP,模拟中采用刻蚀工艺中常见的1000 V高电压幅值、0.5 Pa低气压以及13.56 MHz的射频频率,并采用依赖入射能量和表面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几何非对称放电中,在面积较小的驱动电极一侧形成了较厚的鞘层,该鞘层的快速扩张诱导放电中自激发串联共振的产生,鞘层的快速塌缩造成反转电场的产生。而由于接地电极一侧的鞘层厚度相对较薄,该侧鞘层扩张速度相对较慢,电子在与该鞘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吸收的功率更低。此外,电极表面离子诱导二次电子(-电子)和电子诱导二次电子(-电子)发射在放电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电子可直接造成放电中最高接近50%的电离,-电子虽然对电离的直接贡献较小,却是-电子表面发射的主要诱因。不同类型电子的复杂时空动力学过程使其在极板表面形成了复杂的电子通量能量分布图像。本文第四章研究了二次电子发射对低频(6 MHz)电负性氧气放电中条纹加热模式的影响。在该放电条件下,由于离子等离子体频率与驱动电源频率相当,等离子体区的正负离子响应射频振荡形成电荷分离进而使等离子体区的电场分布条纹化,由此造成带电粒子密度、电子功率吸收密度、电离速率等时空分布图像均呈条纹状。研究表明,当逐渐增大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时,等离子体区的电子密度逐渐升高,电负性降低,体区的漂移电场减弱,电子在条纹电场中的功率吸收减弱,条纹模式的作用减弱,条纹宽度增大。当二次电子发射足够强时,等离子体区的漂移电场非常小以至于离子很难响应射频振荡,电子无法在体区电场中获得电离所需的能量,等离子体区的条纹消失。通过改变放电电压幅值和气压,发现二次电子对条纹模式的影响在高气压高电压的条件下最为显著。磁化CCP由于其能够提高特定的等离子体参数而在磁增强反应性离子刻蚀及射频溅射等工艺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研究弱电负性氧气放电和强电负性CF4放电中外部磁场对电子加热动力学及其它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在磁化氧气放电中,磁场增强会造成电子密度的迅速升高,而负离子密度几乎保持不变,因此等离子体电负性迅速降低,电子在主体区漂移电场中的加热减弱。而洛伦兹力所造成的电子在鞘层附近的回旋运动延长了电子与扩张的鞘层相互作用的时间,电子在扩张的鞘层边缘的加热增强,电离增强,放电模式由DA-模式向-模式转变。此外,在强磁场下,鞘层塌缩阶段出现了很强的反转电场,通过电场产生模型分析发现磁场对电子朝极板方向运动的限制是反转电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第六章关于磁化CF4放电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子加热模式,即m-DA模式。与传统的电负性等离子体不同的是,在该放电模式下,在电负性等离子体中,轴向上形成了一个或多个电正性的核心,该核心区域的电子动力学过程、电子能量分布以及自由基产生速率等均发生显著变化。第六章对m-DA模式建立的原因及该模式下的等离子体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第七章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做了总结,阐述了论文工作的创新点,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鲜切果蔬是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切分、修整、包装等加工过程而制成的即食果蔬加工制品,具有“方便、安全、营养、新鲜”的特点。同时,果蔬经鲜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皮渣、果核等下脚料通过综合加工再利用,还具有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环保优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具有即食、即用和即烹等方便特性的鲜切果蔬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果蔬鲜切加
学位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探究并阐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信号调节网络,鉴定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标志物,并设计出可应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的靶向药物是目前研究的关键任务。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s,ORs)是一类体内缺乏天然配体的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s,NRs),可作为转录因子通过调控特异性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影响多种生理进程。雌激
学位
中草药是治疗各种重大疾病的先导物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凤尾蕨属(Pteris)植物作为重要的中草药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我国约有66种凤尾蕨属植物,其中近30种可作为传统药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肿止痛、止血和止痢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凤尾蕨属植物中含有黄酮类和萜类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病毒和抗糖尿病等作用,对其开发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黄酮类化合物
学位
恶性肿瘤具有分子生物学复杂性和组织形态学异质性等特点,使得临床肿瘤治疗难以实现有效地遏制。全球每年恶性肿瘤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仍不断攀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化疗是临床肿瘤治疗中最常规的方案,然而,小分子抗癌药物介导的化疗存在水溶性差、非靶病灶毒副作用大等问题,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和肿瘤治疗效果。常规的纳米药物制剂虽然能够增加药物的血液循环和在肿瘤处的富集;但是,由于其缺乏精准的药物释放机制
学位
二氧化氮(NO2)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不仅会导致空气污染,还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长期接触过量的NO2将严重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增加患有气管炎、支气管狭窄、水肿甚至肺癌的风险。因此,开发制作出高性能NO2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金属硒化物半导体由于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电学性质以及可调控的能带结构,在气体检测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仍存在着响应值较低、响应/恢复速度较慢等问题。本论
学位
地方特色美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人类学的"深度描写"以及随之发展而来的"深度翻译"对探索地方特色美食的翻译策略,传播当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度描写"与"深度翻译",本文以云南特色美食"雕梅"和"鲜花饼"为例,探索地方特色美食的翻译策略。
期刊
沙门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对全球公共健康构成了威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非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沙门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传染病,对人类和养鸡业影响较大。肠炎沙门菌可诱发动物肠道疾病,而误食被污染的鸡肉或鸡蛋较易导致发病。当前迫切需要一种绿色制剂来防控动物性食品中的沙门菌,尤其是鸡肉和鸡蛋。裂解性噬菌体是最有前景的可靶向防控食源性致病菌的绿色生物防控剂。噬菌体可减少养鸡业生产环境中的致病菌,也可用作生物
学位
κ-卡拉胶是一种天然线性硫酸多糖,主要来源于海洋红藻;κ-卡拉胶的水解产物κ-卡拉胶寡糖,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表现出了多种生物药理活性。采用生物酶法水解κ-卡拉胶,是制备κ-卡拉胶寡糖的有效技术手段。κ-卡拉胶酶(EC 3.2.1.83)是一类糖苷水解酶,可以专一性的水解κ-卡拉胶,从而选择性制备结构完整、分子量均一的κ-卡拉胶寡糖。κ-卡拉胶酶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生κ-卡拉胶酶的微
学位
自旋交叉配合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产生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在单分子水平实现不同自旋稳态之间的切换,在传感和高密度信息存储领域中有潜在应用价值,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对自旋转变配合物的结构可控组装和功能协同调控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本论文利用三氰构筑单元丰富的组装特性和优良的电子传输能力设计组装自旋交叉化合物,系统研究了分子内金属间电荷转移、辅助配体和分子间协同作用对自旋转变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
学位
大气压沿面放电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技术,是产生大面积等离子体的有效方法。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具有安全、均匀等优点,并且可以根据被处理物的表面形貌设计电极,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生物医学、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物种在这些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OH自由基是含水等离子体中氧化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在等离子体医学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采用发射光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