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本的概念隐喻翻译分析——以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为中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与推动,隐喻研究更多地从修辞学视角转向了认知语言学的探讨。隐喻往往能为作家所利用体现文学创作中表达的需要和深层的创作思维需要。《红楼梦》是我国的一部融合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著,书中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曹雪芹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隐喻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一座经得住长时间开采和挖掘的储量丰富的思想宝库。   书中包含大量歇后语、成语、典故、谚语及其它概念隐喻,这些隐喻有着深刻的中国民族文化烙印,对翻译工作者们是一个极大挑战,如何成功地传达出隐喻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翻译界公认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杨宪益和戴乃迭二位名家英译的《红楼梦》为中心,通过分析他们的译文来看在翻译中如何做到准确、达意,再现原文的韵昧,尽可能多地保留中国文化的独有风味,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   引言中简单介绍了《红楼梦》英译的历史;第一章介绍了翻译中“异化”和“归化”的策略以及“概念隐喻”的定义;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红楼梦》杨戴译本中的概念隐喻翻译,从书名隐喻、人名隐喻、色彩的隐喻、“熟语”的隐喻、宗教思想的隐喻几个方面分析。第三章介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分析本译本成为经典译本的原因,进而提出作为翻译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素质,以供大家借鉴。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元嘉诗歌。在这里,“元嘉诗歌”不仅仅是指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的诗歌,而且是用以统称整个刘宋时期的诗歌。用“元嘉诗歌研究”这个名称,既能够突显出以“元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言叙事作品尤其是文言小说中的虎故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虎故事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的全面考察,包括对虎故事的界定、分类和分析,揭示虎故事在虎文化中的重要
情痴落难模式是中国古代言情小说情节结构模式的一种。研究古代言情小说的情痴落难模式首先要明确古代言情小说的范围和情痴落难模式的概念界定问题。本文所说的言情小说是指
杨潮观是清中叶杰出的杂剧作家。他一生为人笃诚,为官清廉,政绩卓越,爱民如子,晚年更酷嗜禅学,戒律益严,因此是一个严气正性,学道爱人、循规蹈矩的封建正统文人。他乾隆元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