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硅藻对温度与光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terw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支撑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也为海洋吸收碳和储存碳提供了原初动力。硅藻是海洋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类浮游植物,不同种类的硅藻细胞直径变化范围在几微米到几毫米之间,体积差异可超过9个数量级;硅藻可以贡献全球约20%的初级生产力,向深海输送超过50%的总有机碳量。受工业革命以来人为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影响,地球表面温度正在长期且不可逆地上升,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海洋升温会使水体层化加强、混合层变浅,进而改变生活在海洋真光层中的浮游植物所经受的温度和光环境(光强、光暗周期);同时,海洋升温也驱使浮游植物的生境向两极迁移,迁移至新生境后浮游植物也经受着温度和光环境的改变。浮游植物需要光能驱动光合作用,而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其胞内酶活性而改变各种生理代谢活动,最终改变浮游植物的生长及种间竞争。因此,如何响应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和光环境变化,是海洋硅藻在变化的生境中生存生长、成为优势种的关键。为此,本论文在比较分析浮游植物比生长速率的不同测定方法和原位探讨以硅藻为优势类群的浮游植物群体对光环境及温度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细胞大小不同的代表性海洋硅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40 μm3)和斑点海链藻(Thalassiosirapunctigera,~300000μm3)对温度和光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及其适应机制。生长快慢既是浮游植物响应和适应海洋环境最直接的体现,又是其群落竞争力最客观的反映;为此,表征浮游植物生长快慢的比生长速率的准确测定是原位和室内研究浮游植物生理生态的必要前提。本文比较分析了随机检索到的200篇文献所用比生长速率的测定方法,并通过室内培养8种浮游植物进行比较验证,发现:1)现行的比生长速率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显微镜计数法、吸光光度法、叶绿素法、叶绿素荧光法、干重法、有机碳氮含量法、流式计数法等,不同的测定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各具优势与不足,而且各种方法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2)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差异在不同藻种之间也不相同;3)就T.pseudonana而言,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强、准确度高的优点,因此本论文在后续模拟研究中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比生长速率。受太阳辐射和潮汐等影响,近岸水体环境的光温环境复杂多变。浮游植物光合生理变化在依赖于水体光温环境的同时,能通过调整生理代谢的方式响应与适应光温环境的变化。潮汐变化引起的理化环境变化会改变浮游植物的光合生理,但是否会影响其光合生理的昼夜节律尚未可知。为此,我们在以硅藻为优势种群的大亚湾海域,利用快速重复叶绿素荧光(FRRf)技术,并结合中尺度围隔实验和原位实验探讨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体光合生理昼夜节律对光温环境的响应,并分析了浮游植物光合生理变化与潮汐引起的理化因子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实验期间该海域营养盐丰富,浮游植物生物量(Chl a)可高达16.7 μg L-1,硅藻为浮游植物群体的优势类群;同时发现,该海域水体层化严重,温度、盐度的日变化相对较小,而海表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较大;原位浮游植物群体的光合生理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浮游植物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高于夜间的,光能利用率、饱和光强等光合参数的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密切相关。通过比较原位表层和深层(3.5m)浮游植物群体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发现,深层浮游植物能降低饱和光强、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以适应低光环境而获得最佳生长。此外,统计结果显示,围隔内、外浮游植物群体的光合参数及其昼夜节律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原位潮汐引起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光合生理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非常有限。由此证实,原位浮游植物的光合生理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该节律性变化是光依赖性的,受潮汐引起的理化环境改变的影响较小。在上述原位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全球变暖背景下浮游植物正经受着温度和光环境变化,我们通过实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温度和光暗周期变化对两株细胞体积相差约4个数量级的代表性亲缘硅藻——较小的T.pseudonana和较大的T.punctigera的耦合效应,以及二者适应温度、光周期变化的机理。通过比较研究4 种温度(12℃、15℃、18℃和 21℃)和 4 种光暗周期(L:D 4:20、L:D 8:16、L:D 16:8和L:D 24:0)培养条件下T.pseudonana和T.punctigera的生长速率和生理变化,发现:1)中等温度和较长光周期条件下,两株硅藻的生长较快,光周期缩短弱化了它们对温度升高的响应;2)随温度升高,T.pseudonana胞内色素含量增多,而T.punctigera的色素含量变化不显著;光暗周期变化对前者色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而光周期延长则显著降低后者胞内色素含量;3)随温度升高,r pseudonana胞内碳氮比(C:N)升高,而T.punctigera胞内C:N降低;光暗周期变化对两株硅藻C:N的影响不明显,但光周期缩短会显著提高T.pseudonana胞内总蛋白含量;4)光周期延长显著降低两株硅藻的光合能力,该降低趋势在低温培养条件下更为明显;随温度升高,T.pseudonana的暗呼吸速率升高,而T.punctigera的暗呼吸速率降低;5)T.pseudonana胞内RubisCO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T.punctigera的RubisCO活性则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光暗周期变化对两株硅藻RubisCO活性的影响不明显。转录组分析结果与生理结果一致,1)光周期较长条件下,T.pseudonan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数量最多,而且显著富集在各类代谢通路中;2)温度较低时,T.punctigera的DEGs数量最多,而且显著富集在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等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和光合天线色素蛋白合成、碳固定等代谢通路。综上,不同细胞大小的硅藻对环境温度和光暗周期变化的生理响应显著不同;同时,为适应这种温度和光环境变化,它们在基因转录水平上也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改变。海洋升温会使水体层化加剧、混合层变浅,致使浮游植物经受着更高的温度和阳光辐射。通过研究温度和光强对T.pseudonana的耦合效应发现:1)光强升高会降低T.pseudonana胞内捕光色素含量、提高光保护色素含量,温度升高在提高细胞色素含量的同时加剧了光强升高对色素含量的减少程度;2)光强升高会提高T.pseudnana胞内C:N,温度升高则会降低C:N;同时,光强和温度的协同会降低胞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且温度升高时细胞膜更易受光损伤;3)在光限制和光抑制条件下,T.pseudonana的光合能力包括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能利用率(α)、饱和光强(EK)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更易受环境温度升高的影响。以上结果显示,光强和温度的耦合效应会影响T.pseudonana的光合生理过程和胞内生化组成,最终改变其生长。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显示,温度与光环境变化会改变海洋硅藻的生理过程、生化组成以及基因表达,最终改变其生长;细胞大小不同的硅藻对光温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和适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不同细胞大小的浮游植物对光温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差异将会导致其种群结构的改变,最终引起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有机碳库的波动。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物理学上有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难题:1912年欧肯发现的低温氢气异常比热和1925年迈克发现的氢分子谱线强度变化效应。对这些谜题的解释导致了氢核自旋变体的发现,这是新物理学(量子力学)的里程碑。核自旋变体在核磁共振(NMR)和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研究表明,在均相和非均相催化过程中,使用仲氢可以使NMR信号增强3到5个数量级。探测分子光谱和天体物理学中的核自旋变体中正/仲比值有助于了解
学位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现阶段能源结构极不合理,电、热、气等供能系统单独设计、单独规划、独立运行,彼此间缺乏协调,既不科学又不经济,传统能源系统亟待转型。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利用先进信息与控制技术,对区域内冷、热、电、气多种能源的产生、传输、转换、存储、交易等环节进行有机协调与优化,有助于实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多元化供给,提高用能效率,已成为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然
学位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E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患者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尽管早期EC患者获得了良好的5年生存率(95%),但是转移性E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下降到16%,同样复发或局部晚
学位
目的:本文探讨基于图像识别的菌丝自动检测法与传统的菌丝刮片检查法、真菌培养法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法在真菌性角膜炎菌丝检测中的阳性率,评价基于图像识别的菌丝自动检测法在真菌性角膜炎菌丝鉴别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基于图像识别的菌丝自动检测法定量菌丝密度与真菌性角膜炎临床体征的一致性;评价不同菌丝密度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菌丝密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眼科住
学位
目的应用免疫亲和分离与质谱分析技术,结合合成肽法和氨基酸定点诱变技术,鉴定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单克隆抗体(mAb)SZ-125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水解vWF A3区蛋白,产生一系列肽段,利用固定在琼脂糖珠上的SZ-125与其发生免疫亲和反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抗原决定簇肽段-抗体复合物进行分析。用人工合成分析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并对其
期刊
母源因子是卵母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积累的mRNA和蛋白质。其对于调控卵母细胞的成熟和胚胎的早期发育十分重要。在斑马鱼中,有超过一半的基因都有母源表达。斑马鱼的合子基因组激活起始于一千细胞期(受精后3小时),在这之前的所有发育过程完全由母源因子调控。即使合子基因组激活后,母源因子仍然会发挥作用,调控胚胎的下包,集中延伸运动,背腹轴的形成等。因此要想阐明一个存在母源表达的基因的功能,需要同时清除其母源和合
学位
以肌动蛋白为基础的指状细胞突起,包括微绒毛、丝状伪足、静纤毛等,在许多细胞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目前已鉴定出很多参与调控细胞突起形成的蛋白,为我们理解细胞突起形成机制提供重要参考。FCHSD2属于FCH与Bin-Amphiphysin-Rvs(F-BAR)家族一员,它包含N端的一个F-BAR结构域、中间的两个SH3结构域和C端的PDZ结合结构域(PB1)。之前的研究表明FCHSD2在体外结合WA
学位
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 S)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肥胖会导致异位脂肪沉积,即脂质沉积在肝脏、横纹肌、心脏和胰腺等非脂肪组织。异位脂质沉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是Met S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胰腺脂肪浸润是指脂肪在胰腺异位沉积,当胰腺组织出现甘油三酯过多沉积,或者出现脂肪替代时,会形成胰腺脂肪浸润,影响胰腺分泌功能。随着胰腺脂
学位
镍基高温合金是工业强基工程中的关键基础材料,也是公认的最难加工材料之一,其高速干切削加工对刀具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陶瓷刀具凭借其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优势,已发展成为高速切削镍基高温合金的主要刀具,但存在刀具磨损严重、刀具过早失效等问题。本文将具有特殊二维结构、超大比表面积和优异力学性能的石墨烯作为强韧化相引入Al2O3基复相陶瓷刀具中,制备了石墨烯/陶瓷复合刀具材料;建立
学位
目的:在老年慢病患者中,实施中医特色医养结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医院2020年收治的70例老年慢病患者与护理管理人员20名,以此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2020年7—12月则实施中医特色医养结合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之下的患者老年慢病防治知识掌握评分(老年慢病病理知识掌握评分、老年慢病治疗知识掌握评分、老年慢病护理管理知识掌握评分、老年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