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探索之后,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可以说在中国的经济总量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半壁江山”,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在快速前进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事件屡见不鲜,从2014年至2018年平均每年都有超过十家上市公司因为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而受到证监会处罚。财务舞弊行为的频发俨然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健康良好发展的绊脚石,从国外有名的安然事件,再到我国的蓝田、银广夏、万福生科等等,上市公司舞弊的行为不仅仅影响了公司自身的发展,还使广大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极大降低了信心。因此,为了减少舞弊行为的频发现象,对于舞弊行为发生的动因进行研究,寻求舞弊的治理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K公司舞弊案例为对象展开一系列研究分析。将K公司舞弊行为作为目标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它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K公司是一家贴着“国有企业”标签的上市公司,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研究其辉煌到落寞具有重大意义。再者,其舞弊的时间持续长达四年,涉案金额巨大,舞弊手段较为隐蔽,对证券市场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分析,对以往学者们所做的与财务舞弊课题所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做出评述,然后阐述财务舞弊的定义、特征以及危害性。同时,对本文所应用的舞弊三角理论以及其他的舞弊动因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接着,本文通过对K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实施始末的回顾切入到案例分析,在剖析了K公司舞弊手法之后,利用舞弊三角理论,将理论基础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从压力、机会及借口三个因素对舞弊产生的动因深入剖析。对K公司的舞弊进行动因分析之后,同样从三角理论的三因素着手提出对舞弊治理的建议对策。首先,利用拓宽融资渠道和完善退市制度来缓解舞弊压力;其次,从全方位加强公司内控体系和提高公司外部监管质量与强度以及利用法务会计利器来减少舞弊机会;最后,依靠加强管理层与会计人员教育和创建诚信的企业文化来消除舞弊借口。以期能对K公司以及置身于资本市场的众多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对证券市场提出了一些治理舞弊的建议,为以后防范和治理财务舞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