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和社会全球一体化发展和精细化分工协作,以及人们对个性的追求提升,当前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招人,留人,培训人,用人,管理人,寻找到更好的管理和提升生产效率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产品,质量,交货期,制造成本以及服务这几个方面成为了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根本。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将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之一,重点研究和解决生产系统的优化,识别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达到提高和优化生产效率的目的;将工程技术与管理方法有效地相结合起来,从流程优化,操作优化,利用率提升,自动化提升等方面研究和分析;以及结合和运用生产运作系统综合效率,这就需要运用现代工业工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最小的投入来满足顾客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是每个制造型企业长期的一项及其重要的战略。同时也是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本课题以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基本理论为指导,以B公司手机显示模组工厂生产线为对象,工业工程技术思想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为出发点,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利用工业工程工具中的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为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法,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工序作业站点,产品作业时间,设备资源信息以及人力配置信息等基础数据库。接着运用工业工程技术中的流程程序分析,人机操作分析,5W1H分析(where,when,who,why,what),线平衡分析,价值分析等方法,针对整个生产线所涉及的工艺流程,人员配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等进行研究,系统快速的识别生产线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用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进行改善,经过IE工具的系统分析,提出改善对策,总结出了最核心的问题和改善方向如下:1.合理化流程,优化配置,主要改善方向为通过流程分析和5W1H分析结果,取消无价值的流程和作业操作,合并工作负荷不高的动作,重新分配和调整作业内容。2.优化人机配比,提高利用率,主要改善方向为通过人机操作分析结果,重新调整人员和设备的动作,减少等待时间,合理化人员和机台的操作配比,提高人员和设备利用率。3.优化品质检验规则,消除过度检验,主要方向为减少重复检验人员,以及减少品质画面检验数。4.提升自动化,减少人员,主要方向为前后工站进行串线作业减少取放人力,及自动化设备导入代替人工作业。通过上面四个方向的系统改善,最终我们可以实现单条线人力从105人降低到83人,节省22人;线平衡率从81%提升为89%,提升10%;生产效率UPPH(每人每小时单位产出)从6.44提升为8.84,提升34%,每月创造了2,623,457RMB的价值,有效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