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与进展,展望可能的研究方向。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穿支皮瓣的基础研究及小腿穿支皮瓣临床应用于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文献,选择常用的2种小腿穿支皮瓣即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及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分别予以阐述,术前均用多普勒仪探测穿支部位并标记。2008年8月~2009年12月对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分别采用外踝上皮瓣或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5例,慢性溃疡伴骨髓炎1例。一期手术扩创、皮瓣移位覆盖创面5例,1例因创面污染较重,扩创术后予以抗感染、换药等治疗,二期手术行皮瓣修复术。缺损部位:足背区缺损2例,跟腱部缺损2例,内踝区缺损1例,外踝区缺损1例,均伴有肌腱、骨质或内固定外露。应用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2例,外踝上皮瓣修复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4.0㎝×3.0㎝~8.0㎝×6.0㎝。结果:本组病例术后6块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及感染发生,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红润血运好,弹性及质地良好,皮瓣无色素沉着,外观良好。结论:小腿穿支皮瓣手术设计灵活,对供区外形及功能影响小,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提高小腿穿支皮瓣轴心血管的定位,加强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根据足踝部不同软组织缺损的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达到创面修复的最佳效果,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