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讽刺小说。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是作者大量地使用了双关语,不仅形式精妙,而且意义深刻。《围城》自1947年出版后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其英译本由珍妮·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Mao)翻译,德译本则由莫宜佳(Monika Motsch)翻译。译者在这些译本中如何翻译原文中的双关语,体现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所持的翻译观念。由于人多数语言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翻译中的一人难题,许多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认为双关语的翻译难度较大,甚至是不可译的。不同于传统观点,比利时语言学家DirkDelabastita的双关翻译理论认为双关语是可译的,并提出了 10种翻译策略:双关语译为相同类型的双关语、双关语译为不同类型的双关语、双关语译为不同的双关语、双关语译为类双关语、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双关语译为零、照抄原文、非双关语译为双关语、零译为双关语、编辑手段。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围城》英、德译本中32个双关翻译的例子分为采取相同策略和不同策略的两大类,并在两大类中细分,比较每个译例英译和德译的异同,评析译文意思相比原文是否一致,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从分析对比可知:英译本主要采取了将双关译为非双关语的策略,而德译本的译法更灵活,均衡地使用了将双关译为双关语、类双关语、非双关语等策略。这是由于英译本的译者相比双关这一形式,更加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而德译本的译者认为双关语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元素,具有深刻含义,因此倾向于保留双关形式。翻译策略的差异也造成了两个译本在翻译效果上的差异:英译本中的双关语大多译为非双关语,整体上多数的语义与原文一致,但某些情况下双关含义的缺失使得读者理解上下文产生困难;德译本的策略较为灵活,译为类双关语和双关语的例子要多于英译本,造成了更多的轻微意义偏差,但是读者可以结合上下文和注释理解文意。对《围城》这一作品中双关语的分析也为双关语翻译提供了启示:译者应该关注双关形式对于理解语境的作用,巧妙结合多种策略(如使用编辑手段),并借鉴相似语言文化译本的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