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抑郁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多涉及感觉、知觉、情感、意志活动等方面。目前该病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困扰患者身心健康。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部分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欠佳,多数患者认知功能不能恢复到病前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及预后康复。为此,临床学家开始放弃单一药物治疗模式,选取联合治疗手段治疗抑郁发作,致力于抑郁发作的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双重改善,进而促进预后康复。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对抑郁发作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精神病科住院的84例抑郁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43例)采取CCRT联合SNRIs类抗抑郁药物(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41例)采取单一SNRIs类抗抑郁药物(盐酸文拉法新缓释片)治疗。两组药物治疗自入院第一天开始。根据药物说明,起始剂量为每天75mg,每日一次,早晨或晚间时间与食物同服。整体服下,避免出现掰开、压碎、咀嚼和泡水等。根据患者病情在4~7天的间隔以75mg/日增量加药,最大药物剂量不得超过225mg。两组均取住院4周为治疗期,期间采用单一用药,避免药物联用,尤其抗抑郁药物联用。若出现睡眠障碍,可临时小剂量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口服。整个过程由2名受过专门培训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精神科医师实施。研究组患者接受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入院后每周前5天组织实施,休整2日,每周治疗5次,每次持续45min,持续4周,共计治疗20次。该治疗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具备专业资质的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另外,选取40名周围社区人员作为正常组。依据实验设计实施测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以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及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P300评估抑郁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抑郁发作患者的社会功能;以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抑郁发作患者的不良反应。所有心理测评由精神科具有资质的心理测评人员组织实施。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或P<0.01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对照组与正常组在年龄、性别、教育年限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对照组在病程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重复测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在HAMD评分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进一步比较显示,治疗2周末、4周末研究组、对照组HAMD评分均低于入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对照组HAMD评分均低于2周末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治愈结果显示,在4周末研究组治愈16例,有效36例,占比分别为37.2%、83.7%;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25例,占比分别为24.4%、61.0%,4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研究组、对照组入组时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迷宫测验、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持续操作评分均低于正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而在数字序列及情绪管理评分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迷宫测验、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持续操作分测量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而数字序列、情绪管理分测验变化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显示,2周末研究组在迷宫测验、持续操作分测验评分高于其入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评分与其入组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周末对照组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迷宫测验、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持续操作评分与入组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迷宫测验、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持续操作评分均高于入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迷宫测验、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持续操作评分均高于2周末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入组时研究组及对照组波幅均低于正常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波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4周治疗P300波幅变化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显示,2周末研究组波幅高于其入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周末对照组波幅与其入组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对照组波幅均高于其入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周末研究组、对照组波幅均高于其2周末时(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P300潜伏期高于正常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研究组、对照组P300潜伏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4周治疗P300潜伏期变化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进一步比较显示,治疗2周末研究组、对照组P300潜伏期与其入组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对照组P300潜伏期评分均低于其入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对照组P300潜伏期评分均低于其2周末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入组时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0.503,P>0.05);4周末研究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2.169,P<0.05);6月末随访研究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t=3.392,P<0.01)。6.治疗过程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周末研究组累计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2例,占总人数的27.9%,而对照组累计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1例,占总人数的26.8%;2周末、4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抑郁发作患者疗效。2.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社会功能,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