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生态系统是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对其研究利用生态学隐喻的思路也得到广泛认可。由于创业生态系统往往具象表现为产业集群、区域集群、组织集群、科技园区、大学创业园等实践用语,其构成要素过于庞杂且异质性特征明显,研究视角也比较宽泛。鉴于创业生态系统的地域有界性,在创业研究中应该注重情境的作用,既强调创业情境对于创业理论的贡献(Zahra和Wright,2011),也强调创业情境对于创业实践的现实意义。中国科技园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境(张玉利,2014),科技园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变革的背景特征更多是缘于国家政策、联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潘剑英,201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是科技园区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截至2019年,我国已陆续建立了16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集聚了有利于创业生态系统繁荣的创新要素和政策优势,但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本土化的情境嵌入式研究,亟需规范的案例分析和规模化的实证分析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充实,通过理论分析进一步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演进规律和共生演化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目前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局限进行了归纳总结,试图构建合理的创业生态系统框架并对其共生演化机制进行模拟。首先,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及双重差分法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测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效率和政策效率,检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于园区企业创新效率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效率和政策效率的检验,验证创业生态系统的经济合理性。其次,以上述检验为基础并结合典型的实践案例分析,构建符合中国情境的创业生态系统框架,明确创业生态系统各参与主体。再次,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进行推演,通过仿真方法明确主体间共生模式以及该模式下二者具体的关系。最后,将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运用到东北经济区,主要以东北三省为例,探究东北三省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并得出启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目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依托。良好的创业环境对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支柱产业过重过于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的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东北全方位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不能仅依托于政府的扶持,必须从自身的发展动力着手推动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通过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对东北经济区进行检验,能够阐释东北经济区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和区域经济系统的适应性演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