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对我国整体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农村金融效率是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程度的有效反映。我国农村金融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存在着农村金融供给匮乏,农村资金逐利性、非农化使用和大量外流等问题,这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农业规模化,实现农民增收,不仅需要加大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更应注重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因此,如何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周小川行长在“经济学50人论坛”提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强调用生态学的研究思路来考察金融问题。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还会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地区经济、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农村金融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甘肃作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大省,不断发展现代化农业水平,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甘肃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的发展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存在着金融环境“弱质”、金融供需不匹配、金融结构发展不够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对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金融效率的研究较多,但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甘肃农村宏观金融效率影响的文献却没有。因此,本文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对甘肃农村宏观金融效率影响研究的命题,首先对金融生态环境和宏观金融效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梳理了生态经济学理论、金融生态理论和金融效率理论,然后分别从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探究金融生态环境对宏观金融效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对甘肃农村宏观金融效率的影响,最终根据实证结果和现实状况,从推进农业化进程、完善制度环境、鼓励发展民间金融和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等多角度提出改进甘肃农村宏观金融效率的相关建议,以此来为甘肃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