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肉瘤(OS)是在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易发生肺转移,预后差。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然而,在新辅助化疗模式下,药物通常缺乏组织选择性,故需要大的治疗剂量,却因此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为了降低化疗药物所带来的药物毒副作用或者相应提高疗效,有必要开发专门靶向于OS的药物传递系统,以期减少药物向正常组织的分布。本研究以提高化疗药在骨中的浓度以及对OS的靶向性为目的,利用磷酸壳寡糖(PCS)与羟基磷灰石(HAp)之间有特异亲和性的特点,设计了PCS修饰的纳米脂质体。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然后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细胞摄取与毒性、体内骨靶向及药代动力学等分别进行了研究。为研究新型的骨靶向纳米药物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1、PCS-Chol的合成与表征PCS可能是潜在的骨靶向分子。为了提高对脂质体的修饰效率,我们在该聚合物上引入了疏水的Chol部分。首先,分两步合成了PCS-Chol两亲性接枝聚合物。其中,第一步是以壳寡糖(CS)与胆固醇琥珀酸单酯(CHEMS)为原料,利用它们之间氨基和羧基发生的缩合反应,合成出壳寡糖-胆固醇接枝物(CS-Chol)。第二步,以P2O5为原料,对CS-Chol的糖链部分进行磷酸化,得到磷酸壳寡糖-胆固醇接枝物(PCS-Chol)。然后,依次运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31P-NMR)对这两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Chol和磷酸基团的取代度(DS)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S-Chol和PCS-Chol上Chol的取代度相差不大(分别为90.9%和82.0%),PCS-Chol上磷酸基团的接枝率为(3.9±0.4)%。2、PCS载药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空白脂质体,然后以硫酸铵梯度法载药,形成阿霉素脂质体(DOX-L)。用后插入法分别以CS和PCS进行修饰后,最终得到了CS修饰的载药脂质体(CS-DOX-L)和PCS修饰的载药脂质体(PCS-DOX-L)。结果表明PCS-DOX-L的粒径为(209.5±0.5)nm,比CS-DOX-L(245.3±2.6 nm)略小;PDI为0.215±0.011;包封率为(85.4±2.2)%。透射电镜(TEM)下观察,这些脂质体外观为规则的球形。以不同pH的PBS(pH=7.4和5)为释放介质,考察它们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它们有一定缓慢释药和pH响应的特点。PCS-L对红细胞的溶血率低于CS-L,表明体内安全性更好。3、PCS载药脂质体的体外细胞摄取及细胞毒性研究用MTT法考察了PCS-DOX-L对MG63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它的毒性具有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的特点。然而,PCS-DOX-L在很大程度上却弱于相同浓度下的CS-DOX-L。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考察了MG63细胞对PCS脂质体的摄取情况。结果表明该脂质体能携带DOX进入MG63细胞的细胞核;且摄取过程具有时间依赖性,即随着孵育时间延长,细胞摄取程度增加。相对于DOX溶液,PCS-DOX-L在任意相同时刻的摄取速度更快,然而PCS-DOX-L的荧光强度却弱于CS-DOX-L。此外,细胞流式结果表明CS-DOX-L在任意相同时刻的平均荧光强度略高于PCS-DOX-L,与倒置荧光显微镜的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与PCS-DOX-L在弱酸性条件下的加速释药及其所携带的zeta电位偏小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细胞毒性与摄取。4、PCS脂质体的组织分布研究首先向裸鼠右肢的胫骨内接种MG63细胞来建立OS疾病模型。然后以DiR为荧光探针,考察各种脂质体在OS小鼠体内的骨靶向性。采取尾静脉注射的途径给药。结果表明,在给药后的最初12 h内,CS-DiR-L和PCS-DiR-L有相似的OS靶向性。然而PCS-DiR-L在肿瘤部位持续的时间更长(至少24 h),表明它的骨靶向能力比CS-DiR-L更强。该现象可能与CS的磷酸化有关。5、PCS脂质体的药动学研究建立了血浆中DOX浓度的HPLC-MS/MS分析方法,对PCS-DOX-L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为PCS-DOX-L的生物半衰期(t1/2)和平均滞留时间(MRT)与PEG-DOX-L和CS-DOX-L均基本一致,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则介于其它二者之间。结果表明PCS-DOX-L在体内有较好的缓释、长循环作用及较高的AUC。总之,本研究首次证实PCS是良好的骨靶向分子,所形成的PCS脂质体对OS原位瘤有较强的靶向能力;并且在细胞水平和药动学方面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为今后骨靶向药物载体的开发及OS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