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方剂是中国古代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古代医家创制了大量方剂,许多疗效确切,传承至今。但是,也有一些疗效不确定,或者还没有认识到其价值,梳理这些方剂,发现其价值,是中医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对方剂的临床应用、配伍规律、治法和实验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并开展了大型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情报信息研究领域,围绕着方剂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挖掘方面也开展了不少工作。然而,目前对方剂史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宏观层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理论、医家和方书的介绍比较多。从方剂自身出发的微观研究较少,缺少深入到方剂内部、定量考察方剂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因此,深入方剂内部,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方剂进行整理,通过对方剂本身的研究,勾勒出方剂历史发展脉络,提炼出规律性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是一个有待开展的研究领域。本文以止痛方剂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学和情报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至宋元时期的止痛方剂进行了探讨。2.研究内容与结果本文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沈良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宣明论方》、《儒门事亲》、《脾胃论》《丹溪心法》等14部古代医方书中主治出现疼痛的方剂进行研究。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汉到金元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汉唐时期和宋金元时期。并根据方剂的情况,确定了不同筛选标准。汉唐时期文献中止痛方剂的筛选标准是,采取地毯式筛查,凡方剂中主治涉及到疼痛就收录。按此标准共收集到止痛方剂1556首。宋金元时期的筛选标准是,主症中出现疼痛的方剂予以收录。按此标准共收集到止痛方剂1190首。汉至金元时期方书总计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2746首。通过编制程序,将收集到的止痛方剂放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2.1从止痛方剂看古代对疼痛的认识止痛方剂中对于疼痛的描述是经过患者的自诉,又经过医家用专业的语言表述出来的,是患者和医家互动的结果,可以反映出疼痛的种类和对疼痛的认识。本文先从14部方书中辑录出所载止痛方剂中有关疼痛的描述,包括身体部位、痛感、致痛病因等方面的记载,然后进行归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方剂中关于疼痛部位的描述越来越多,定位越来越细。如对于头痛的描述就是逐渐细化的过程,从简单的头痛发展为偏头痛、头顶痛、太阳穴痛等;脾痛、胸膈痛、胃脘痛等疼痛部位描述,表明对疼痛的定位认识逐渐准确。止痛方剂中关于痛感的描述也十分丰富,这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伤寒论》中,一般只说明疼痛的部位和感觉,对疼痛的病因病机的记述较少。而此后的医家逐渐重视病因的记述,对于致痛病因的描述也逐渐增多。如《太平圣惠方》所列出的外感性疼痛就有十几种,关于腹痛的描述就区分为肠鸣腹痛、泻痢腹痛等,显示出对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入。本文对唐以前和宋金元时期的止痛方剂也按疼痛病机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10位的是腹痛、胸(心)痛、头痛、肢节痛、腰痛、全身痛、齿痛、胁痛、眼目痛、咽痛。实际上,这些部位的疼痛发生概率也较大。如腹痛,消化不良、胃肠道感染等多种疾病均可诱发,治疗腹痛的方剂必然也比较多。所以,从方剂数量上也可以看出古代不同部位疼痛的发生情况。2.2止痛方剂的传承与发展方书是方剂传承的载体,通过考察方书中对方剂的收录情况,可以了解该方剂的传承过程。本文考察《伤寒论》中39个方剂在本文所选方书中的收录情况,发现其中12首方剂作为止痛方剂被收录、考察这12首方剂在不同时期方书中的收载情况及其变化,并与现在《方剂学》教科书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方剂的作用是逐渐被深化认识的。不同时期止痛方剂的数量也可以反映出止痛方剂的发展状况。本文分别对汉、魏晋南北朝、唐代涉及疼痛的方剂进行地毯式筛查,并对可以确认朝代的方剂进行了统计。汉代涉及“疼”和“痛”的方剂有67首,魏晋南北朝时期方书中共收集到449首,唐代方书中共收集到926首,宋金元时期8种方书中共收集到1190首。虽然这个统计不完全,但也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止痛方剂的数量增长较快,而唐代逐步增长,宋金元时期也有较快的增长。这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水平相一致。通过对止痛方剂中药物的考察,发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纳入止痛方剂的药物有73种,其中有16种现在临床上仍作为止痛药物使用。到了唐代,入药品种不断扩大,纳入止痛方剂的药物达221味,新增148种。宋金元时期,纳入止痛方剂的药物达555味,新增334种。其中,五灵脂、川芎、延胡索等一些疗效显著的止痛药物是唐宋时期逐渐进入医家视野或被推广应用。本文对不同时期止痛方剂中的高频药物也进行了统计。汉代排在前10位的高频药物中,桂枝、芍药、附子、干姜、人参、半夏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都具有止痛效果、到了唐代,当归、茯苓、细辛进入前10位,川芎虽没有进入前10位,但排在了第13位。说明对止痛药物的认识又有所深入、到了宋元时期,木香、防风使用频次排到了前10位。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新的疗效确切的止痛药物逐渐被认识,同时也说明对药物功效的全面认识需要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2.3止痛方剂的高频药物与药对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止痛方剂高频药物、药对进行分析,可以发掘出止痛药物一些使用规律。本文运用复杂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汉到金元时期止痛方剂的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以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将2746首止痛方剂药物配伍关系构建成复杂网络图,按头痛、腹痛等20个类目进行统计,获得相应的高频单味药、高频药对组合。结果表明汉唐时期止痛类方剂核心用药主要为温经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宋元时期止痛类方剂核心用药主要以理气活血、温经通络为主,又随疼痛部位不同而药物配伍略有不同。3.讨论本文是一项探索性研究,期望通过定量描述探讨古代止痛方剂的发展状况。在方法上、数据处理方面难免存在问题,方书和方剂的选择也有局限性,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今后探索古代方剂文献整理提供一种示范性的方法。